“話說,你們有沒有覺得,祝曉曉和童司因的關系很好磕?”
這個話題轉折有些過于大,網友被驚了個原地劈叉。
“……你說了個啥?”
“很好磕?誰?”
“童司因和祝曉曉?”
“對啊,幫助童司因澄清的過程中,祝曉曉功不可沒的!”
“如果不是她證明了童司因的清白,大家豈不是上了吳以南的當,成功被轉移了注意力?”
“啊…你等等,我捋捋!”
這波連黃瓜讓衆人吃到撐,雖然每一口都吃的太過有滋有味,可若是非要找到過去的某一口,确實有些為難。
衆人在記憶中翻啊翻,慢慢把這段回憶了起來。
“你不說我差點忘了,這裡面重要劇情反轉,是來自祝曉曉!”
“如果不是她出來說話,大家哪裡意識到吳以南的心思?”
“對哦,你們說的對哦!”
“祝曉曉為什麼幫童司因?”
“她們兩個之前關系好嗎,好像是住在一個宿舍。”
“她倆平時沒什麼交集啊,雖然住在相同宿舍,但不是一個房間,平時根本沒啥交集。”
“她倆平日不怎麼說話的,根本不熟的!”
“啊?不熟啊?不熟祝曉曉為什麼要幫童司因?這種時候跑出來說話,不小心容易惹火上身的!”
“所以我說很好磕啊,兩個人明明不熟悉,為什麼要幫忙!”
“啊,我懂你的意思了!雖然我跟你不熟,但我偷偷關注着你…”
“不不不,不是偷偷關注,是明目張膽的!”
“她們兩個人,一個是熱度第一名,一個是熱度第二名,怎麼可能不關注對方?!”
“就像班級裡最好的兩個學生,每天都較着勁,看上去争得頭破血流,其實眼裡眼裡隻有對方。”
“就是…互相忌憚,互相防範,又互相欣賞!”
“啊…我懂了,就是那種…宿敵!宿敵的感覺!”
“對,宿敵,是宿敵!”
“我必須要赢過你,而且要赢得光明正大!”
“你可以失敗,但你必須敗在我手上,我絕不允許你被這種小事絆住手腳!”
“啊!!我懂了!”
“我去,雞皮疙瘩起來了。”
“…對吧!是不是很好磕?”
童司因翻動着網絡上的輿論走勢,研究着“宿敵”這個詞。
這就是祝曉曉精心設計,她頗為引以為傲的CP關系。
宿敵這個切入角度非常巧妙,設計得很高級,讓她覺得新奇。
難怪當她說不炒作情侶,祝曉曉毫不猶豫的同意了。
這個關系天然很有張力,“宿敵”,“相愛相殺”,這些詞出來,擅長腦補的CP份腦裡,已經能寫出幾百字的小作文了
這個人設十分好營銷,哪怕沒有“情侶”方向的關系,也依舊能帶來熱度。
祝曉曉之所以不介意童司因有其他的CP,也是這個原因。
她哪怕有宿敵,也可以有朋友,有師徒,有情侶,雙方不是捆綁關系,與其他CP并不沖突。
這個營銷方向對粉絲也友好,不會有太大的心理抵觸。
現在的社會環境中,所謂的“宿敵”根本不可能存在,這完全就是存在于主觀臆想中,太中二了。
這個人設把三次元的藝人,拍扁到了二次元,還原到了最初始的磕CP的路徑。
跟現實生活中沒有半點關系,也不會有人真的信,炒CP在粉群的副作用就會被大大減少。
除了以上幾個方向之外,童司因覺得最有意思的是。
這個關系——很真實。
所謂“宿敵”的CP關系,就是在兩個人的原本關系中抽象,誇張,最終挖掘出來的。
她甚至隐隐覺得,祝曉曉在此時選擇與她合作,多多少少有些熱搜上的理由。
童司因一杯咖啡飲盡,腦子裡也捋清楚了這件事的始末。
這個CP炒作的思路,着實有些利用價值,她甚至想拿來複用。
不過要跟鄭期之商量再決定。
看着她淡定的神色,祝曉曉着實有些不淡定,她似乎有些想忍,最終還是忍不住。
既然已經端不住了,她索性不如破罐子破摔,開門見山地問道。
“你為什麼一點都不驚訝?”
童司因眨了眨眼,笑開來。
“因為我猜到了呀。”
從當衆約她出門開始,到線上發布博文澄清,到最終解決問題。
祝曉曉步步為營,處處都在埋下伏筆,等到塵埃落定之後,做為“糖點”來引爆。
她所做的每一件事,全部是都一舉兩得。
既是“炒CP”的合作條件。
也是“炒CP”的過程本身。
祝曉曉背後的團隊操作,幾乎每一步都在她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