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确來說,我和李君有十二年沒見過面,失聯快十年了。
在異鄉的超市裡遇到,還是挺驚訝的。
李君是我家對門鄰居,他比我大一歲,成績超好,最後考上省内最好的高校。
從初中開始,我跟他不同校,他很聰明,都是在上重點學校。
而我普通了一點,普通的中學,普通的大學。
我和李君小時候經常一起玩,随着長大彼此默契有了男女之防,不再像兒時那樣友好。
加上我們不同年級,不同學校,話題少了。出門上學的時間差不多,經常打開門會見到對方也要出門,兩人互看一下,默契地分先後下樓梯。
初二的暑假,學校要求返校補課。
由于新教材還沒送到學校,預計八月底到校,老師讓我們去找往屆初三的學生借教材。
那不就巧了嗎?
家裡對門就有一個剛畢業的初中生。
那時候,我已經有很多年沒主動找李君玩了,大概是從他讀初中開始吧,足足三年。
那天去找他,說明情況,他帶我去他的卧室找教材。我看到他卧室裡有一台電腦,他在跟别人聊扣扣。
那時候,扣扣在學生裡頭挺流行的,大家熱衷擴列。
我也喜歡擴列,我還主動提出跟他互加好友,他也同意了。
因為不同年級,實在沒什麼共同話題,他也安靜地躺在我列表裡很多年。
我出生在著名的僑鄉,身邊有不少親友或者同學移居國外。
李君家也移民了,在他剛去大學半年,一家三口出國了。
一年後,我在扣扣空間看到他更新相冊,他已經在常春藤校園裡學習。
那時候,我對國外大學比較好奇,偶爾會跟他聊天,聽聽他說的見聞。
後來我因學習和參加社團活動多,日子忙起來,我們不再聯系了。
再後來我的扣扣被盜,申訴回來太麻煩了,重開新賬号,重加好友。
由于李君跟我不同年級,不同學校,我們之間沒有共同認識的人。加上他全家移民去美國,我們就這樣斷了聯系。
李君于我來說,算是發小,可我們在十一二歲因為異性原因變得生疏。
有十年以上沒見面了,在超市裡,我是沒注意到他的,倒是他推着購物車走過來跟我打招呼。
陌生的男人,用着熟絡的語氣跟我打招呼:“喂,好耐無見!”(粵語:很久沒見)
我疑惑地看着他,打扮很斯文,很有精神,長相也不錯,可我好像沒認識這樣有氣質的男人啊。
我認識的大多數同齡的男人,他們人到三十發福發腮,就算不發福也會是一副疲倦的牛馬相貌。
我的小腦瓜在快速運轉,不會是遇到殺豬盤吧,以為我是那種孤獨渴望愛的大齡單身女?
對方見到我一臉疑惑,他改用家鄉話跟我說:“李君哇,以前住在你家對門那個李君。”
李君,一個十年沒出現在我世界裡的人。
得知他的身份,我很驚訝,問道:“你不是在美國嗎?怎麼在廣州?”
“國内發展很有前景,回來上班了。”李君看着我購物籃裡是一些食材,問道:“這麼巧,你也住在附近嗎?”
我擺擺手,解釋:“不是,我住在佛山,跟朋友在附近見完面,就在這裡買點菜回去。”
超市底下是廣佛線站,我乘搭幾個站直達,不用換乘。
他問:“你住佛山哪裡?”
“祖廟附近。”
“那我們相距還挺近的,我還沒去過祖廟呢,改天我去找你玩。”
“好啊。”我客氣地回應。
“對了,我還沒有你的微信,互加一個吧。”李君拿出手機亮出二維碼。
我在操作添加好友的時候,對方突然問了我一句:“你結婚了嗎?”
我當他是八卦詢問,回:“沒有,你呢?”
“也沒。”
他長得好不錯,應該早就被好女孩預定了吧?
我多嘴問了一句:“幾時請飲?”(什麼時候請吃婚宴?)
他笑說:“唔知哇,未有女。”(不知道,還沒女朋友。)
我用懷疑的眼神打量着他,他長相不錯,身材不是健身那種精瘦強壯,是正常人IBM,他個子好像也有一米七八,對廣東人來說,已經是完美的身高了。
他比我大一歲,三十三歲外型不錯的常青藤海歸,居然沒有女朋友?
聽說國外盛行某種抽象性别,他該不會是……
哦豁?
他見我表情不對勁,問道:“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