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我寫了一個短劇劇本,交給了黃先生看。
剛好我的第二個短劇上線,播放數據還不錯,第二部作品的負責人也找我要新劇本。
黃先生知道有别的負責人在等我的新劇本,他這次不像之前壓價,開出8萬的價格,還有充值分成。
我對這個價格很滿意,便同意簽合約。
李君的單位發年終獎,他拿到20萬獎金,再加上這個月的工資,扣完稅有20萬。
我這邊8萬版權收入,6千塊連載文收入,稅後7萬多。
兩個人這個月的收入加起來有27萬。
加上去年兩個人的存款,還有陳紫怡還的錢……
我用計算器算着總款。
快要80萬了。
我興奮地跑去李君房間:“李君,你知道我們現在手上有多少錢?”
李君把工資卡交給我,每個月留5000塊給自己用,就沒過問錢的事情。他問道:“多少錢?”
“78.85萬!”我激動地說:“我第一次拿這麼多錢,過完年後,我們可以去看房了。”
李君:“那太棒了。希姐好棒,要不是你,我也存不下錢。”
我今年賺的錢也不少,我跟他報備一下:“我要拿2萬給我爸媽過年,前年沒賺到錢,我去年過年沒給他們。”
李君說:“那我也要給他們2萬,每次回老家他們都給我們那麼多好吃的,我不能白吃。”
“行吧。”賬戶裡超多錢的,我就沒跟他來回推托。
李君單位春節放假12天,年廿六開始放假。我們收拾了行李,就回老家了。
李君買了不少年貨,有給我爸媽的,有給他大舅小姨的。
李君帶了不少東西去我家,除了公司福利禮品,還有他自己出錢買的保健品,另外還有我跟他一起合給的過年費。
我爸媽看到鼓鼓的信封,兩個年輕人不好意思收:“你們年輕人用錢地方多着,不用給了。”
我塞到他們手裡說:“去年賺了一點,你們别客氣,這裡有2萬是我給你,有2萬是李君給的,他說感謝你們這一年的照顧。”
我媽笑的合不了嘴,道:“哎,那算什麼照顧呢,謝謝你們哈。你爸上個月自己曬了一些臘肉鹹魚菜幹,你們回去的時候帶些哈。”
李君這春節在我家住下,随着我父母和我到處走訪親戚。
李君的母親是隔壁縣人,小姨一家住在隔壁縣,大舅一家定居廣州多年,過年的時候會回老家過幾天。
年初四,我随李君去隔壁縣去探親。此外,他還拜托大舅和小姨在年後的第一個周末來我家提親,商量婚事。
探親結束後,天還沒黑,李君提議:“要不要逛逛這裡。”
雖然是隔壁縣,但我沒來過,點點頭:“好啊。”
我打開小紅書,查看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選了人氣最旺的商業街。
老家和隔壁縣各方面沒差異,基本上,我老家有的,這裡也有。年前購買了不少衣服和吃喝,今天來商業街純湊個熱鬧。
提親用的三金還沒買,剛好經過金鋪,我拉着李君走去:“看看這家有沒有優惠。”
今年的金價比去年漲不少,價格貴得離譜。
李君去年送過我一條金項鍊,我再買金耳環和金戒指就好了。
李君送的金項鍊有五朵花,我特意選了花形狀的耳環和戒指,我拿起來問李君:“覺得怎麼樣?”
我耳環選的是耳釘款,李君遲疑了一下,說道:“有點小,要不這款吧,看起來很漂亮。”
他指着玻璃櫃裡的一款流蘇款,金燦燦的,非常醒目。
三金本來是男方準備的,可李君家裡特殊,父母都不管他的婚事。讓他自己去準備,肯定花大錢,就像去年不提前說買了一條誇張的金項鍊,我又沒有适合佩戴的場景,隻能放在家裡某個角落。
這麼誇張的流蘇金耳環,除了結婚那天佩戴,就沒别的日子适合了,小耳釘倒是可以日常佩戴。
“平時不方便戴,這個就好了。”我拒絕他的建議,跟銷售員說:“就這兩樣吧,幫我打包。”
結賬後,我們在附近找了一家在點評網排名前十的餐廳就餐,然後就回家了。
*
年後的第一個周末,李君帶着大舅和小姨兩家人來我家提親。
兩家人很愉快坐下來商量婚事,婚期訂在五一節前一個周末,在老家市中心一家酒店舉辦答謝宴邀請親朋好友吃頓飯,不搞接親環節。
我提前給父母透氣,李君給18萬彩禮。
我爸媽被吓得連忙拒絕,要求降價。我爸媽退休前是普通的打工人,平時節儉有些積蓄。老家的彩禮嫁妝都是走個形式,男方家給多少彩禮,女方備差不多金額的嫁妝。這邊彩禮大多數在1-6萬這個範圍,對普通家庭沒什麼壓力。
我爸媽給我準備了6萬嫁妝,聽到李君要給18萬,慌得不行,這差距太大了,怕男方家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