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都是種田好手,立即種起蔬菜來。
塗磊看的很清楚,和遊田這種人交流,與其談利益往來不如多聊聊種田。
這些種田好手和遊田多次交流種田心得,短短幾天就熟悉起來。
随着豐收節越來越近,南河城也熱鬧了起來。
今天正是豐收節海選報名,遊田帶着塗三和任凜去報名點。
南河城内一片祥和,李燚的事情被快速壓了下去,似乎從未發生過一樣。
海選三天時間,想參加的人提交麥種,選取前十參與評比,評比标準自然是質量和産量。
舉辦豐收節的那條街上已經擺滿了小攤,面食,鮮花,蔬菜,小吃,各種各樣的都有。
這一路過來不少有學生給遊田打招呼,遊田自己也回了招呼,但總有點不明所以,自己這麼出名嗎?
街裡街外熱鬧非凡。
海選人數排隊衆多,遊田看到人這麼多,給任凜和塗三一點零花錢讓他們先去逛逛。
遊田自己在海選這裡排隊,排着排着就聽到前面兩個人在談論麥種。
說是上一年在豐收節上購買的麥種品質差,明明說是五百斤産量的,但是他們種出來隻種了三百斤。
另一個人說是啊是啊,他們那邊種出來也完全達不到标準。
“是不是種的地方不同?麥種也分不同時令的,春小麥和冬小麥也不一樣。”遊田好奇的開口插話。
“我們都是春天播種的,”兩人表示。
“地勢,土壤環境甚至施肥高低都有影響,”遊田繼續表示,種田沒那麼容易,輕微的區别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這些人必須時時刻刻下田,隻有下田你才能找到原因,不然嘴上說的再多都是紙上談兵。
眼看遊田說出來這麼多,那兩人終于把視線放到遊田身上,結果一看遊田是個年輕人,輕蔑之心遮掩不住,“你懂種田還是我懂種田!”
“我們種了幾十年地還需要你這個小娃娃來教?”另一人又說。
遊田沒把這話放在心上,習慣了,“總要有個具體理由,不然嘴上随便說說不是在造謠嗎?”
豐收節保證絕對公平公平的,這并不是一家的利益,而是整個南河區的利益,最後驅動糧種環節完全是由鎮靈來進行的。
如果真的有他們說的這麼大的差異,鎮靈不可能過關。
但也不能完全保證和麥種無關,要知道适合平原地區種植的麥種在高海拔地區沒那麼适合。
如果中途出現什麼病蟲害,也會導緻産量降低。
即使是遊田,也不可能憑借幾句話來判斷到底是哪裡的問題。
說起這些,遊田想到了當時朋友要種點貓草。
打電話問遊田,是不是種子泡過水更容易發芽,遊田表達了肯定,也表示不要泡的時間太長。
後來半個月了,朋友深夜打來電話問遊田為什麼他的貓草還沒發芽。
當時遊田想了十幾個理由,朋友說他什麼都沒做。
搞得遊田第二天一早過去挖開土壤一看,麥種都被蟲子吃掉了,還有股黴掉的味道。
朋友表示他澆水的比例是按照遊田說的來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遊田找了很長時間沒找到原因,甚至在懷疑自己的職業水平的時候,他看到朋友拿開水泡麥種!
那一刻他不知道做什麼表情才好。
前面的兩人交上麥種填資料的時候,在填資料人旁邊站着一位趾高氣昂的人,看着兩位農夫,毫不客氣的開口,“你們都是陪跑而已,自以為自己種了幾十年的田,偶爾一次産量高就認為自己的麥種好,其實根本就是湊巧罷了。”
“你!”兩人想要發怒,看到那人的臉又生生壓下怒火。
“還要多感謝小哥你說話,不過跟這些愚民也沒是什麼可說的,他們一輩子也隻能守着那一畝二分田而已。”那人不屑的開口。
遊田一聽這話興緻就不是很高了,“他們會有質疑是因為你們宣傳的産量他們實際種出來沒有達标,如果種出來自然不會有那麼多質疑聲。”
“更何況,他們在豐收節上高價購買高品質麥種自然對它們抱有希望,如果你們的麥種隻能适合一小部分地就應該早點提出來,而不是讓他們一無所知的購買。”遊田的話很尖銳。
他對種田一直是這樣的态度,嚴苛到極點的态度。
沒有達到标準的産量本就是他們這些植物培育師要來鑽研的考慮的,如果什麼都推給外力,那植物培育師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嗎?
正是因為有惡劣環境幹擾,才要培育出能适應惡劣環境的麥種。
兩個農夫根本沒想到遊田居然給他們說話,愣愣的看着遊田。
但他們終究有所顧慮,沒開口說什麼。
遊田這話說出來,那人氣笑了,“每年都能看到和你一樣大放厥詞的年輕人,總以為憑借着口舌之利就能在豐收節博得關注,一點沒有自知之明。”
“我有沒有水平就不牢你操心了,”遊田冷臉。
“好好好,我到要看看你是不是第一波就被篩選下去。”
遊田上交了自己的麥種,領了牌子,六百五十一号。
麥種名叫麥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