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穿到古代當驸馬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王瑾之再說不下去,淚水再忍不住奪眶而出。

劉裕輕撫王瑾之額頭,深歎口氣:“我本不想說,但既然你已猜到,也就不瞞你了。我昨日聽聞消息,朝廷告示有赈災糧,下令逃亡百姓返鄉,但實則送往各地的糧食便遠遠不足,更别說沿路損耗,層層扣留。百姓餓着肚子長途跋涉,恐怕不容樂觀。”

王瑾之嚎啕大哭,心如刀絞,明明換了人了,為什麼還是這樣?就沒有誰能出來做點事麼?

劉裕。想到這裡,王瑾之趕緊擦了擦眼淚,見劉裕正有些慈愛地看着自己,臉瞬間紅了,他羞澀地撓了撓頭,平複了下狀态,問道:“劉公,那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

“等。”劉裕笑着摸了摸王瑾之的頭。

沒幾日,桓修來請劉裕過府叙話。歸來,劉裕隻說了一句:“桓玄欲用我矣。”

果不其然,任命書很快下來了,劉裕被任命為撫軍中兵參軍,是桓修的部下。

劉裕得到起用,像是桓玄釋放的停止誅殺北府舊将的信号,京口及周邊地區很多正惶惶不安的原北府部下猶如見了主心骨,或親至,或派家人前來拜見。

這些時日來劉裕府中拜見的人絡繹不絕,劉裕等人都忙得團團轉。王瑾之等人正好住在劉府,便免不了被拉壯丁。

訪客常常帶子侄前來,但因為劉裕兄弟三人隻得了一個女兒,不便見客,所以劉裕便常令王瑾之接待這些20歲左右的小夥子。王瑾之因此又結交了不少朋友。

五月,盧循反叛消息傳來,聽聞他帶兵進攻臨海、東陽一帶,一路所向披靡,過關斬将。劉裕便奉命出發,東征讨伐盧循。

這次東征,出發得極為迅速,但不同于此前攻打孫恩,劉裕每次隻是打退敵兵,并不十分追趕,自己則長期駐兵于東陽(治長山,今浙江金華)。

因已有反桓之意,此次除領兵退敵外,劉裕常結交此處士族,以期獲得更多政治資本,王瑾之也多次随從。

如今高門士族多愛好書法,能寫詩作賦,常郊遊清談,而劉裕卻官職不高,又不是高門士族,還不擅文才,因此并不受當地許多士族看重。他們雖因劉裕武力不得不結交,但言語之間常含鄙夷輕視。

又是一次不愉快的宴席,席間有人提議曲水流觞,詠詩論文,飲酒賞景,但劉裕一個大老粗,哪會這些。

王瑾之更是後悔,以前課外培訓,自己怎麼不學些詩詞古文,反倒學什麼奧數編程。作為純正的理科生,因為高考又不考作詩,什麼平仄韻律的,别說讓自己當場作詩了,就是給個十天半個月的,也憋不出來啊。

酒觞順流飄來,王瑾之站在一旁,默默在心中祈禱,可千萬别停在劉裕面前。

可惜事與願違,在幾人起身作詩後,酒觞幾番流轉,最終停在了劉裕身前。

王瑾之狠狠捏了把汗,跟随劉裕也有一年多了,自己對他的水平還是有點了解的,說不上什麼文學水平,隻能說算認字吧。

“劉參軍于戰場上骁勇無比,想來作詩也是信手拈來。”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響起,王瑾之擡頭望去,隻見那男子挑眉,頗有挑釁意味。

劉裕驟然起身,王瑾之心中一緊,不由得輕拉劉裕的衣角,不等他說話,便上前一步,正色道:“不必參軍出手,我雖不才,不善作詩,但書法尚可,今手書一幅王公的《蘭亭集序》,以暢叙幽情。”

蘭亭集序?好大的口氣!那男子大笑,說道:“小兒大言不慚,好,便讓你寫。”

劉裕有些擔心地望向王瑾之,王瑾之回之傲然一笑。

于是,筆墨上場。

王瑾之站在案前,深吸一口氣,放空思緒,一時間,他仿佛回到了書房。橫、豎、撇、捺、點,起筆、運筆、收筆,一番書寫,真是行雲流水,酣暢淋漓。

起始,耳邊還不時傳來輕微細小的言談、嗤笑,不知何時起,已然是一片寂靜。

待王瑾之停筆,耳旁驟然響起一聲:“好字!”而後贊美之聲不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