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為緩解一下期中考試的壓力,團支部決定組織全班遊玩嶽麓山,這是進校以來班上第一次組織的集體活動。開始準備騎自行車去的,活動方案報到校團委後沒同意,主要是考慮到學校在河東,嶽麓山在河西,中間要穿市區而過20幾公裡。人多、車輛多,學生騎自車有安全隐患,最後學校派了輛55座的大校車支持班上的活動。
天公不作美,臨行前竟然下起了小雨,不過也沒打消大家的積極性,畢竟這是來之不易的第一次外出集體活動。秋遊嶽麓山,“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想想那漫山遍野的紅葉,心裡就美美的。已到十一月份,入了深秋,想來那山上的楓葉也應該火紅了吧。好在老天最後還是看了這些學生的面子。車到嶽麓山下時,雨停了,一輪紅日從山那邊緩緩升起,朝霞萬丈,天,放晴了。
車停在山下,先看到的不是紅葉,而是隐隐的鐘聲入耳。順着鐘聲走近,“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八個大字映入眼中,擡頭上望“嶽麓書院”幾個大字古樸大氣,透出千年蒼桑,散發着一股濃厚的曆史和書香。一踏進大門就有一股文學的氛圍撲面而來,大門兩邊立着威武的石獅子,精雕細工、栩栩如生。大門對面是楚國“三闾大夫”屈原先生的畫像,也隻有這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先賢,這位浪漫主義詩歌的起源者,才襯得住這座楚湘大地千年學府。凝視着這位一生憂國憂民而最後報國無門沉江而去的古人,讓人不禁想起近現代英雄輩出的湖湘風流人物曾國潘、左宗棠、譚嗣同、黃興,以及一代偉人開國主席毛主席和諸多開過将帥,一代代湖湘英雄兒女,秉承“三闾大夫”屈原先生遺志救國救民而“上下求索”。
進入院内房子,書籍滿目,大多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作品,沈從文的《邊城》《湘行散記》、周立波的《山鄉巨變》以及一些現當代文學作品。也有一些古籍和《紅樓夢》《古文觀止》等經典傳統作品,一屜屜、一層層,滿屋皆是。甄亦凡在這裡停留了很長時間,最後選來選去挑了本《邊城》,付款後特意蓋上書院購書紀念章才急急忙忙走出大門追趕大部隊。
出了院門,沿台階拾級而上,漫山遍野的楓林,遠遠望去就像一團團燃燒的烈火,仿佛會灼傷你的眼睛,那是一種深紅裡透露出一股濃濃的深秋裡豐收的味道。閉上雙眼,仔細去嗅,陣陣秋風送來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同學們一路奔跑着,歡呼雀躍。也有的安靜地慢慢地溜達,目不暇接地欣賞滿山紅葉和遍野的美景。陳莯鴻、林依婷、柳依依幾個女孩子從地上撿起幾片幹淨的楓葉細細端詳,清晰的脈絡,很像人手上的掌紋。林依婷舉起一片楓葉擋在眼前面朝太陽望去,金黃色的陽光通過薄薄的楓葉變得更為柔和,陽光下的楓葉半顯透明,脈絡更為清晰,恰如掌中血管。一陣風吹過,大片楓林掀起血紅的波浪,泛起層層漣漪,令人心裡也掀起陣陣波濤。這一刻,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杜甫那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濃濃詩意。那些印在紙上的文字,此刻恰如秋風中翩翩起舞的紅葉一般,顯得格外的靈動。
不知不覺間,大家都趕到了愛晚亭。朱紅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亭子頂上四個角尖尖的向上仰着頭,似乎在展翅飛翔。瞿老師召集大家在愛晚亭前合影,在亭子前的怪石上,大家或立或坐,也有的半蹲在石頭上圍成幾排擁成一團,面向鏡頭。合影過後有的照單身照,有的三五成群結夥,或室友,或老鄉、或團小組合影。
稍事休息後,大家分散遊玩,老師要求不能單獨行動。谷夢娴、李佳星等人不願再爬山了,就在愛晚亭周邊的楓林和湖邊玩,休閑地散步,欣賞着陽光下閃閃發亮的楓葉。林依婷喜歡安靜,獨自找了一塊岩石坐下,看深秋的陽光,閃亮而溫暖,穿過湖邊火紅的楓葉,揮灑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猶知一汪金色的瓊漿。清澈透明的湖水,倒映藍天白雲和兩岸的樹葉,好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水丹青。微風吹過,湖水微微蕩漾,湖面泛起陣陣漣漪,一些樹葉随風而落,在風中翩翩起舞,倒映在湖水中,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
夏曦、李健、程秋等幾個人則又回轉去了嶽麓書院,可能先前忘記了買書吧。陳莯鴻、柳依依和葉冬梅跟着大多數男生繼續沿着台階拾級而上,一層層向上攀沿,經過半個多小時努力終于登頂。擡眼望去,星城的風景盡收眼底、尤其是遠處的橘子洲頭,一覽無遺。瞬時每個人都有一股成就感,“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喜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收回眼光,四處打量,秋風中漫天落葉紛紛揚揚,金黃、火紅相互交替,讓人眼花缭亂。下山路邊的野菊花,淡黃、深紫、潔白,各色紛呈,是那麼的精緻、可愛,為秋天的嶽麓山增添了豐富的色彩。一行人到了白鶴泉,洗淨手,抄起一片随風飄落的楓葉,在泉水中沖洗幹淨,卷成漏鬥型,接滿泉水一飲而盡。一路上大家争争吵吵打打鬧鬧,别有一番山野風趣。
有些人去了林園。深秋的風吹落了樹上的葉子,整個山林顯得簡潔明快,陽光透過樹枝間的罅隙撲瀉而下,映着古木的虬枝和蒼老的樹皮,看起來如一幅幅絕美的黑白攝影作品。王浩、王衛國他們10幾個人則去了鳥語林,在曠遠的山林中,遠離都市的喧嘩和熱鬧。“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鹦鹉、畫眉清翠的叫聲更襯托出嶽麓山的幽無和恬靜。
活動中,最搶手的就是陳祎和鄭瀚兩人了,不是他們長得帥嘴巴甜,主要是他們手中掌握着照像機,能把這些少男少女此刻最美的身影和神情定格于永恒。一直玩到下午4:00鐘,才集合隊伍返程,校車上,大家都沒有一點點累的感覺,一個個興緻勃勃地交談遊玩的感受。
當天晚上,甄亦凡想起屈原報國無門投江而亡的悲壯,感慨不已,有感而發匆匆草就了短詩《汨羅江訪古》“一條源遠流長的江河\穿越時空\從殘破的線裝書裡\從千年的楚風遺韻中\滾滾而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呵\\江邊,一個老人\緩緩而行\每一步,都是那麼的沉重\\那個特定的日子,老人懷抱故國\\一具孱弱的軀體\濺起巨浪\穿越千年\\而今\吳宮越女\秦皇漢武\盡被千年江水沖刷得一幹二淨\\唯有江中那幾根瘦骨\铮铮然\響徹千古”。他試着投了省内幾份報刊,很快《湖南農村報》副刊“潇湘詩壇”欄目刊發了出來,給了他一份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