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做。”紅葉把土茯苓塊都挑出來給他。
山崖上流下來的水會彙成一條小溪,昨天下過雨,今天小溪水挺多的,就是有點渾,這個沒法避免,顧籬在溪邊把土茯苓洗幹淨,然後切塊。
他用石刀切的,有點費力,切了兩個就放棄了,反正最後都是要砸的,直接砸吧。
石鍋在需要的時候也能兼任石臼,顧籬把土茯苓放進鍋裡,找了根長度粗細合适的樹幹,洗幹淨拿來當錘子。
搗漿是個體力活,顧籬砸了幾下就胳膊發酸,很快有獸人來接替他,幾個獸人接力把土茯苓塊搗成漿,喊顧籬:“籬,這樣行嗎?”
顧籬過去看了眼:“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往石鍋裡加水,然後不斷揉搓,這一步也由獸人們代勞了,松原不知道什麼時候下來的,顧籬就讓他去收集一些細樹枝草莖。
他自己回山洞去拿之前用來裝花椒的小藤筐。
采集常用的大背簍是用整條的藤條編的,比較粗,縫隙也大一點,他這個小藤筐是葛藤皮編織的,縫隙幾乎看不見,再鋪一層幹淨的草莖細樹枝在上面,就是一個簡易的過濾器。
草莖樹枝可以防止碎渣堵住藤筐縫隙,影響過濾。
把揉搓出來的汁水倒進去,濾出殘渣,再加少量水洗,重複過濾,就得到茯苓汁。
因為藤筐比較小,過濾花的時間有點久,有時間還是編織一個密一點的曬盤,可惜竹子帶回來沒有葛藤方便,不然也可以做竹編。
過濾的間隙,顧籬找了點東西填飽肚子,等汁水都過濾好,再倒回石鍋裡熬煮。
這個汁如果不熬直接用來沉澱,可以得到澱粉,也就是茯苓粉,但顧籬記憶中茯苓粉并不好吃,現有的儲藏條件下,澱粉也不耐儲存,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都沒必要折騰。
一邊熬一邊攪拌,熬到開始冒小泡泡就可以熄火了。
剛才幫忙的獸人在圍在石鍋邊,聽到他說滅火,都覺得奇怪:“不加肉嗎?”
顧籬解釋:“這個不是煮湯,就是直接吃的。”
他一邊說一邊攪拌,用石鍋的餘溫繼續熬煮,熬到石鍋不燙手才停下。
“好了,放到晚上就能吃了。”
這跟顧籬平時煮的湯完全不一樣,沒什麼香味,大家都覺得這鍋泥漿一樣黃黃的湯汁看起來跟不太好吃。
放到晚上,汁水已經涼下來,凝固成一整塊,顧籬來到山洞自己先舀了一勺。
大家都習慣他管做不管分了,雖然懷疑,還是一個個拿木勺舀進自己碗裡。
沒有小勺子,大家都是對着碗直接嗦。
“好奇怪。”
“滑滑的,這是剛才的根做的?”
“你不是一直看着嗎?”
顧籬也嘗了一口。
山洞裡曬不到太陽,溫度比較低,土茯苓膏也涼涼的,軟乎乎的口感,沒有果凍那麼彈,沒加糖,味道比較淡,吃下去之後嘴裡會有回甘,加點蜂蜜應該會更好吃。
“不好吃嗎?”
“嗯……沒什麼味道。”
顧籬也不确定他們會不會喜歡,反正是個新鮮玩意,有材料就做出來嘗嘗,也就這個季節能那麼奢侈了,正想說可以加點蜂蜜,就聽見一個亞獸人說:“好吃,誰說不好吃把你的給我,明天我的湯給你。”
剛剛說話的獸人立刻捂住碗:“沒說不好吃。”
大家都笑起來,顧籬也笑了一下:“可以加點漿果或者蜜。”
他端着碗準備去找顆梨,還沒想好去哪找,北陽忽然冒出來:“要不要蜜?”
顧籬眼前一亮:“你知道哪裡有?”
北陽說:“南風有,我知道他放在哪。”
顧籬剛剛沒看見南風,應該是出去了,他遲疑:“……偷啊?”
北陽毫不心虛地看着他,顧籬左右看看,露出興奮地表情:“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