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計劃的頭頭是道,但很可能流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最終出産的數額肯定少于預估,但就算做一千個,八百個,喬青青也都能接受。
她在一股燃遍身心的鬥志之下,先是對着一棵特意留下的樹拳打腳踢,徹底拉開筋骨,渾身發熱後,再用前一天灌好的熱水洗漱,喂狗,做饅頭。
因為酵母不多,喬青青等了将近二十個小時,看見面團果然氣孔整齊,呈現标準蜂窩狀結構,滿意地撒上幹面,排氣整形,再用塑料布蓋上,醒發。為了節省柴火,喬青青打算饅頭和玉米粑一起蒸,趁着醒發的功夫,她往鍋裡倒了大半鍋水,考慮了一下,幹脆買了一口及腰高的水缸放在竈台邊,又洗幹淨了往裡面打滿水。
蒸一天玉米粑,要用的水不會少,每次都去井邊打,别看路不遠,加起來耗費的時間可不少。
接着,喬青青盤算了一下前一天拖到這邊的枯樹夠不夠用,覺得差不多之後,就推着四邊有圍欄的手推車去摘玉米。
可能因為環境和種子的原因,這玉米上倒是沒什麼蟲子,可以放心摘。喬青青把手推車放在旁邊,瞅着長得大,成熟度好的玉米棒子,全都掰下來,放進手推車裡。這可不是個輕松的活,長得比人還高的玉米杆子那麼密,到處都是伸出來的玉米葉,鋸齒狀的邊緣刮在臉上手上,簡直眼睛都睜不開。尤其還是高密品種,喬青青在裡面鑽來鑽去,很快不辨方向,忍不住吐槽:“真的不理解那種鄉村電視劇裡,跟人鑽苞米地的,這能辦什麼事兒啊?”
系統沒理解事兒的含義,但附和:“就是!”
喬青青抱怨幾句,但還是盡量多摘,堆了滿滿一手推車的玉米,這才回到廚房,拿出大盆,絞肉機。系統出品的廚房有一點好,喬青青要是需要插電,馬上就能出現一個插座。她就開始扒玉米,洗玉米和玉米皮。外面幾層玉米皮喬青青留下來了,準備晾幹後當引火的用。玉米皮玉米芯都可以燒火,而且比幹草和木材劃算,這兩個的用途實在太廣,有時候還真心疼。
在未來的柴火垛,現在隻是一堆枯樹的旁邊,又漸漸堆了不少玉米芯,喬青青腳下新買的筐裡則堆積了不少玉米皮。
過日子就這樣,東西不知不覺越來越多。
剝了一會玉米粒,喬青青的大拇指就開始疼。嫩玉米還算是好剝的,但機械勞動也受不了,喬青青幹脆開始用刀切,終于弄了一大盆玉米粒,然後跑去揉好饅頭,再過來磨玉米漿。
大型絞肉機一次性就可以容納四大碗的玉米粒,打成漿毫不費勁。等變成了有顆粒感的糊糊,喬青青把玉米漿倒進另一個準備好洗淨擦幹的大盆裡,按照比例放上白糖,面粉,酵母。這會鮮玉米的香味已經出來了,喬青青已經開始饞,趕緊加快幹活的速度。
洗玉米皮,一張一張疊好放在一旁備用,喬青青最後一次給饅頭整形,放進蒸籠,坐在鍋上。
接着,就要等玉米漿發酵好。喬青青讓系統幫忙看着,自己去砍柴。她給自己留下當柴火的木材,都是頂多大腿粗的枯樹,圖方便燒的一直是枯枝。今天要用的柴火多,喬青青也正好有空,幹脆趁着這個機會買了把電鋸,開始鋸木頭,劈柴。
找了塊大石頭把樹幹墊起來,一隻腳踩在上面,電鋸落在懸空的地方,先修掉樹枝,然後把樹幹截成半米長的圓木,三五秒就可以完成。喬青青前一天用伐木機給自己留了塊樹墩子,現在正好用來劈柴。圓木放在上面,高高揮舞斧頭,一劈四或者六,就差不多可以。
粗一點的木頭耐燒,倒也不用那麼精細。
喬青青先劈了一棵樹備用,把木柴堆到竈旁,走回來查看玉米漿的發酵情況。這次用的酵母多,裡面已經布滿了氣泡,可以使用。喬青青洗了手,把蒸籠洗好擦幹拿過來,開始組裝。
玉米粑粑的制作簡單,把發酵好的面糊攪拌排氣後,舀進玉米葉裡,擺放上蒸籠就好。喬青青不是第一次做,但還是第一次大量的做,還好準備的面糊夠多,整整一大盆,做完兩層蒸籠後還有的剩。另外一層蒸籠裡就是饅頭。
沒有保鮮方式,饅頭也不能做太多,喬青青吃的多,一頓三個饅頭還有點不夠,這一鍋大概也就吃兩天,不擔心壞掉。要是今天的面粉酵母有剩,之後再考慮其他吃法。
喬青青回來就先點了火燒水,玉米粑做好後,水已經燒開,正好開始蒸,一秒鐘都沒有浪費。有系統輔助,可以監測東西熟了沒有,喬青青就放心地繼續剝玉米,磨漿。熟練之後速度快了很多,再加上機器足夠高效率,很省心省事。做好面糊後等待發酵的時間,喬青青就繼續劈柴,搬柴,順手做了個柴垛的雛形出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柴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