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兔肉嫩,用香料炖煮後肉香十足,就是個頭小點,喬青青伴着大米飯一頓就吃得差不多,剩點配菜正好放冰箱,明早煮粥配着吃正好。
兩隻小狗生長速度很正常,系統說沒有加速,十個月以後才會成年。它們這還是第一次吃到帶湯的炖肉餅,碗舔得锃光瓦亮,意猶未盡不斷舔嘴巴,尾巴搖的跟朵花似的,圍在喬青青身邊。她又給兩隻狗都從自己那份南瓜上分了點,給它們甜甜嘴。
喬青青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經常有這種優待,守在鍋邊吃第一口好菜,這叫幫忙嘗菜,過年炸豬油渣,做丸子果子,更是正大光明先吃,趁熱吃。吃飯到尾聲,最後一隻蝦,一塊雞肉,一塊蛋糕,點心,往往也是她的。她吃得越多,越香甜,大人們的眼神越欣慰。
她大舅舅在城裡有工作,表哥表姐偶爾才回老家,小舅一直沒結婚,隻交女朋友,喬青青某種意義上,是家裡唯一的孩子。
當時隻道是尋常,但這種偏愛的流露意義重大,就是細節和彼此的自然而然,才會成為最牢固的印象。喬青青給狗喂南瓜,無數個類似的畫面就這麼浮現,一時間百感交集。不過她現在又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心情不算低落,甚至能笑出來,摸了摸兩隻狗的頭。
接下來幾天,喬青青就沒有出過門,忙忙碌碌籌備着開店的事。先是收割農作物,種下新的,然後買了磨粉機,弄了個專門的地方,做露天磨房。先磨玉米粉,然後是最早晾幹水分的小麥,糯米。
大米也磨了一部分粉,因為考慮到可以做米糕什麼的,其餘都放起來,作為小麥粉外的主食備用。
接着就是做紅豆沙。也幸好有柴火竈和大鐵鍋,煮紅豆,炒豆沙一次就能出很多。喬青青先自己試做一下麻球,又購入了芝麻。她種下去的芝麻花生什麼的還得幾天才能收割。
芝麻成熟期是八天,花生五天,等是等不到的。
糯米粉和面,揉成團,分成劑子,捏個中間凹陷的形狀,裡面填加了糖和油的紅豆沙,不用多,因為她想要的是内餡粘在膨脹後的麻球内壁上,形成中空的效果。這樣不僅熟得快,也更好吃。
喬青青的成長過程不需要為吃的煩心,沒省過嘴,買這種零食就是想吃好的,不考慮紮實與否,劃算與否。她的目标人群也是一樣,一顆麻球568又怎麼樣,不夠吃又怎麼樣?消費的目的就不是吃飽。
麻球外脆裡糯,但這種口感會很快消失,喬青青每次都至少吃倆,想必她的客戶們也差不多。
剛開始的嘗試難免失敗,就算喬青青拿到店裡,用燃氣竈做,溫度更好控制,但如何準确分割劑子的大小,最好是不用稱,如何控制油溫,都需要做到熟練。兩隻狗沒少吃做壞的東西,倒是也不嫌棄。
這幾天,喬青青和狗身上都是一股油汪汪甜絲絲的味道。
油不夠熱,麻球會吸一包油,油太熱就外焦裡生,喬青青終于試出手感來,心裡才有了底,又試做豆腐腦。豆漿好做,她買了商用豆漿機,一出一大鍋,另一個不鏽鋼大鍋裝豆腐腦。難點在于調湯,喬青青吃過,會做的豆腐腦是鹹口的,放辣椒油,醬油,榨菜,花生米,味道鹹香麻辣,配着麻球很合适,能沖淡麻球的油膩感。
說起來,這幾樣再加上豆漿,完全是喬青青的固定早餐配置。
她幹脆在草地上擺了幾套桌椅,就是早餐店常見的那種白色塑料桌椅,上面鋪早餐圖樣的桌布。這圖樣喬青青也挑選過,橙汁,煎蛋,切開的檸檬之類的,能激發食欲,自己之後也很容易能增加對應的餐品。
因為隻有自己一個人,又沒做過生意,喬青青打算先試水,不做大。
這期間喬安他們幾個小孩,還有一些面生的人都來過,但喬青青不常出現,他們探頭探腦的,也沒看出什麼來。除了喬家飯館的招牌外,喬青青沒有新增任何宣傳内容。
已經知道大概率要面對□□,喬青青就謹慎很多,就算做壞的麻球,也沒拿給喬安他們吃。倒不是舍不得,而是喬青青知道天然食物在這裡的價值,自己的産品完全能暴露出自己手裡有多少資源。
就算别人搶不走莊園,暴露太多,也會引來無窮麻煩,喬青青還得再想想。
莊園雖然在下城區,和喬安他們的生活隻隔着一條私人道路,但完全是兩個世界,喬青青不是什麼感情充沛,同情心豐富的人,當然先保護自己。
由于準備工作太辛苦,又每天做吃的,喬青青連做菜都沒工夫,随便吃點東西了事。這天終于休息,抽空做菜,幹脆把剩下的獵物都拿出來,全部處理掉凍好,之後随吃随用。
雖然風味損失一些,但至少方便。喬青青也不是什麼頂級美食鑒賞家,不在乎這點事。
穴兔已經吃了一隻,隻剩下兩隻草雞,兩隻穴兔,一隻黃鼠兔,全都是系統處理幹淨去除毒性的。喬青青把兩隻草雞全炖了湯,加蔥姜清炖,取用雞湯,煮面煮菜什麼的。
撇去不多的油脂,湯色澄清淡黃,聞起來有獨特的香味,勾人口水。肉就不好吃了,喬青青撕下來弄成雞肉松,留給兩隻狗當零食。湯則凍成冰塊放進冰箱,要用的時候一塊塊取用。
這天她吃的就是雞湯面,配辣炒黃鼠兔。
來到這裡後,喬青青的香料和辣椒就一直很少,她口味偏重,總是吃的清淡,猛然吃到辣菜,雖然額頭冒汗,也很快吃完一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