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青青解釋:“要做豆腐腦的。”
做生意話就不能少,至少不能是社恐,得介紹産品,為自己宣傳,她揭開豆腐腦鍋,又示意衆人端好自己的碗排隊:“看,這就好了,三勺一碗,能不能吃辣自己說。想換碗的自己換,用過的碗擺在桌上。”
就一個人,什麼都做,喬青青隻能順便管理一下顧客。反正她這不是正式開業,衆人也都理解。喬青青利索地給每個人舀出三勺豆腐腦,加湯,放配料。她喜歡從邊緣吃完整的豆腐腦,不喜歡從中間破壞掉,讓汁水進去,所以拿着專門的勺子給客人盛的時候,也特别注意,每一勺都是完整且順滑,堆在碗裡白生生,滑嫩嫩,吹彈可破般顫抖,凝脂一般惹人喜愛。
澆上湯,撒上料,照樣要介紹一番每樣東西是什麼,味道如何。這一番介紹,難免讓人注意到,她這裡的作物之豐富,不像他們下意識以為的那麼匮乏。各樣香料,調料,花生,黃豆,榨菜,芝麻……
看來喬家的遺産,相當豐富啊,隻不過經營也是個問題。
在這個世界,有限的食品是從實驗室出生的,不管是土地還是種子,全都是被壟斷的資源。要有作物,先要有實驗室和種子,祛毒,試種,改良。所以卡羅爾說餐廳裡的豆漿和喬青青這裡的味道似乎不一樣,是完全可能的。
而喬青青可以肆無忌憚,種地做生意,因為她的作物和這些實驗室産物并不一樣,不侵犯産權。
而餐廳呢,實際上背後的資本也都是那幾家,聯合壟斷市場,同時彼此防備。
所以卡羅爾和阿德裡安等比較了解這其中門道的人,都認為喬青青也是有一個生物實驗室,以前掌權的喬家有資格和本錢做研究和開發,就這麼留下了資料和種子,隻是後代并不清楚,也沒找到地方,又遭遇政治風暴,才這麼淪落下去,直到喬青青繼承遺産,發現這些資源。
其實這麼說也沒問題,喬青青不介意系統充當一把自己的長輩。
問題是,在這個世界裡,本來也有隻有幾樣種子,做一兩樣生意的小食店,但那同樣會帶來極大利潤,而且涉獵的範圍很窄,還容易被高級餐廳背後的資本看上種子和食譜,定向狙擊。要不然直接砸錢購買所有生産資料,要不然進行各種威脅,讓他們乖乖送上,更或者制造意外,直接通過法律程序,拍得無主遺産。
伊丹國内的市場,基本就是這麼個結構,橫空出現一個喬青青,同時擁有不少作物,還能穩定供應,這很不簡單啊。
不過,行業内的風起雲湧,對行業外的人而言,始終不過一陣拂面微風,雖然看出喬青青出手不凡,猜測到以後或許會發生激烈的商戰,卡羅爾等人也不會說什麼,隻專心等着自己的豆腐腦,盤算着加辣還是加酸。
頂多,他們還是希望能一直吃到這些新鮮的菜色。
豆制品除了豆奶外,在伊丹都沒有什麼人做,黃豆主要用來做各種炖菜,焗菜,豆腐腦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一人一碗豆腐腦,又被打發到外面後,喬青青開始在門口的油鍋裡炸麻球,包一個放一個,出鍋一個就有人自覺伸手拿一個,喬青青還想掰開看看熟沒熟,對方已經不顧燙,撕開後塞進嘴裡半個。
居然是阿德裡安。
喬青青無奈:“熟了沒?好吃嗎?”
看着阿德裡安手裡那一半的顔色,好像是沒問題。阿德裡安點點頭:“好吃,甜的。”
豆腐腦是重口的鹹香麻辣,這麻球則外面酥脆油香,裡面甜潤軟糯,正好清清口。他這麼一點評,油鍋邊圍着的人更多,進進出出自己裝好豆腐腦,就擠在油鍋邊等着搶麻球。
喬青青包的再快,也趕不上幾張嘴一起吃,隻好把他們趕走,讓他們坐着,一鍋炸好再叫人。
這裡熱火朝天的動靜很快吸引了路對面,幾個下城區本地人謹慎地湊過來,隔了一段距離看着喧嚣的場面。他們看上去不窮,但也不像是來吃飯的,中間一個高大的男人,從氣質到穿着都很接近喬青青刻闆印象裡的混混,呸一聲吐掉嘴裡的草雞翅骨:“走,咱們也瞧瞧去。”
到了山坡上,他刻意繞遠一些,沒靠近坐了人的桌子,從另一邊走到油鍋旁:“這買的是什麼呀?怎麼賣的,我也嘗嘗。”
喬青青擡起頭:“價目表在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