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确地說,是每次寄現金彙款的人自稱叫展熹承。”
登記員驚魂甫定地指了指電腦屏幕裡的查詢信息。
展熹承俯身瞥了眼寄件地址,意外得眼熟。
洗湖路12号靜河劇院家屬樓6棟409。
“同城寄件?”
“對,通常如果說是老人不會用電子支付,類似情況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不算孤例,所以我們之前也沒當回事。”
“這麼多年寄現金交費都沒有斷過?”展熹承算了下時間。
“風雨無阻。”登記員斬釘截鐵。
稍作思忖,展熹承面露無奈地提了下嘴角,語含歉意道:“這件事能否麻煩您先不要告訴其他人,涉及到陳年舊案,萬一不慎傳出謠言引發社會輿論,我擔心會給您的工作還有殡儀館方面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仍舊一臉後怕的登記員被他陡然間流露的善解人意神态晃了下眼,絲毫沒意識到展熹承滴水不漏的話術,忙不疊點頭:“您放心,肯定不會。”
說罷登記員就把被火急火燎找幫手的同事喊走,展熹承慢慢斂起嘴角的弧度,拿出手機點開搜索引擎。
果然是這個地方。
靜河劇院廢棄多年,甚至因為當地工廠企業轉移,整片區域如今都人煙稀少,業内人士偶有提起都無不是追憶往昔的遺憾。
什麼人會用他的名義保存厲皎的骨灰?
地址又為什麼是這間廢棄劇院?
展熹承簡略在不同平台嘗試能否搜尋到城建規劃改造的新聞,然而相關信息少之又少寥寥無幾,譬如微博最新一條提到靜河劇院的内容甚至已經是半年前。
反倒是他的熱搜話題推送了一波又一波,龍争虎鬥群魔亂舞。
#展熹承疑似霸淩同學緻其自殺#
#南菱一中事件#
#展熹承小号#
#展熹承經紀公司否認校園暴力#
#展熹承新劇開機推遲#
……
展熹承熟視無睹地跨過熱火朝天的戰場,逡巡一番無果,幹脆快步走至停車場直接導航定位了靜河劇院,車程約莫五十分鐘。
抽空回複了一連串工作微信跟兩通電話,展熹承正要關掉後台軟件,突然視線被實時蹦出來的一條微博内容吸引。
【針劑師真及時發表于14:14
對熱搜這個展熹承完全不了解,知道這兩年很紅,長相确實挺正統帥哥的,但我震驚的是他竟然是南菱一中那屆的,誰還記得童年陰影月食鬼話的腳尾飯……當時看了好多分析帖真真假假,最恐怖的都市傳說沒有之一啊啊啊啊啊啊】
空氣濕寒,郊區瀝青路面落了一襲銀白的細碎薄雪,展熹承将黑色路虎攬勝停靠在路邊。
“月食鬼話”是曾經呼風喚雨的月食論壇中的靈異版塊,當年社會影響力不容小觑,展熹承雖不了解,但有所耳聞。
“腳尾飯”則是南菱一帶的喪葬習俗,慣常是根據死者生前狀況請洗婆制作後将其擺放在遺體腳邊的貢品。
——至于這人口中所說的“獻祭”,南菱一中的學生肯定都不陌生,甚至放眼全國都算是排得上号的都市傳說。起初隻是有人在月食鬼話發了條标題名為“學校食堂的死人飯越來越難吃了”的帖子,内容用日常平靜的語氣長篇大論抱怨了學校食堂的飯菜口味,重點是通篇充斥着“死人”、“屍味”、“蹭上香灰了”之類匪夷所思的形容。最開始旁觀者還以為是虛構性寫作發錯版塊了紛紛點評調侃,但沒過多久便有媒體爆出了南菱一中的食堂安全醜聞。
真的有死人飯。
繞是展熹承再一門心思半塊學習半塊顧家地分身乏術,也記得當時輿論愈演愈烈滿城風雨。
就在這時,有人評論了這條微博。
【用戶437958467249 評論于14:19
我也看過那個,記得是有人觀落陰了。】
原博主幾乎是秒回。
【針劑師真及時評論于14:20
可以說得清楚一點嗎!】
接下來良久都沒有新的評論。
抵達靜河劇院時天色尚早,潮霧籠罩棄置的清水混凝土風格建築,四周堪稱荒僻,展熹承隻零星在路口看見了些許仍在使用的老式員工樓房,人煙罕見。
形同虛設的保安室空空如也,但看陳設顯然仍舊有人值班。
展熹承先去了寄件地址的家屬樓6棟,單元樓門鎖緊閉,老式花窗玻璃積灰藏垢,409室顯然也不像是有活人在住。
沿着路面,無人修建的黑色枝幹橫出斜逸,在雪光中映照得仿佛鬼影斑駁顫動。展熹承順勢走進了雪山洞穴般的劇院内部,從寬長的玻璃模模糊糊地朝外看去,如同一幅死寂凝固的黑白畫。
演出廳頗為冷峻氣派,階梯地磚散落着不少新鮮垃圾,飲料瓶、零食袋,甚至還有被踩扁的膠卷包裝盒。展熹承猜測也許是廢墟探險愛好者,或者攝影師将此處當成了拍攝場地遺留的。
苔綠幕布垂落在舞台兩側,正中擺放着一架暗褐色的立式鋼琴,漆面的凹陷坑坑窪窪,經年廢棄的灰塵與苔藓散發出某種腥味,如同一具在海水中泡過的骸骨。
展熹承跨上舞台,再走近後,頓時怔住了。
琴譜架正中擺放着一台銀色的老式索尼卡帶收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