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撿貓 > 第14章 婆娑橋

第14章 婆娑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唢呐

我們學校西北角有個小公園,面積不大。是很傳統的中國園林建築。臨水而建,又有山石花木。曲徑通幽充滿歲月的詩意畫卷。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亭台廊榭建築形式多樣,各具特色。而那建築更是工藝精湛,雕梁畫棟。

據說有好幾百年的曆史,很久前是某江南大戶人家的庭院呢。學校建這也是沾了風水。

高中時,美術老師第一天上課跳過自我介紹,整節課都在解說中式園林和我們學校的公園。

她還總是感慨:“春有桃李,夏有荷華,秋有英菊,冬有雪梅。若非如此,我也不會一定要來這裡教書。”

老師是個北方人,鐘愛于江南水鄉。

梧竹幽居、古鎮滄桑,桂花酒釀、曲水流觞,月到風來亭,與誰同坐軒,道不完道不完啊。

文人雅集,煙雨濛濛,總有那麼多情懷踟蹰心尖。

我們學校連續七年被評為姚市最美中學,最近又打算朝省内排名看齊。

光說無意,除了風景要美,人文也要美,學校在文明禮儀方面更是嚴中之嚴。

年輕人哪幾個懂這含蓄的古典園林之美。

園林偏遠,一非上下學必經之路,二非食堂宿舍必經之路。

加上學業繁忙,作業如山,若不是情調上湧少有人去。

雖說,小公園不出名也沒有吸引力。但園林裡有座橋,倒是憑一己之力聞名遠揚。

那橋不過是條虹橋,橋身呈圓弧形,單孔、曲線優美。隐于梧桐修竹間,兩岸有亂石潺溪,溪水順勢彙入清澈碧綠的池裡。

我知道它名字是因為在它青苔隐隐的橋身就刻着似有似無的兩字——婆娑。

在課上,美術老師曾說:“《悲華經》雲:‘雲何名娑婆?是諸衆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亦名雜會,九道共居故。’”

“‘娑婆’這一詞彙在梵語中稱為‘SAHA’,意為“忍耐”、“能忍”、“堪忍”。”

印象最深的是老師說完後,莊沫雙手合十,呢喃:“南無阿彌陀佛。”

我也跟着她一起作動作,但還是忍不住道:“不至于吧……”

美術老師的課不多,也就高一上過幾節,後來都是因病請假,久不見蹤影。

但這個美學的種子深深種在莊沫的心裡,每聽完美術老師的課,莊沫都會暗暗發誓自己要做一個文藝青年。

她的網名也改成了“婆娑橋”,買了很多世界名著,每天看一頁、無聊了就上網搜故事梗概,跟我吐槽名著是多麼多麼狗血炸裂。

但過了一個月,莊沫又把網名改了回去。發現後的某一天,我随口問她為什麼。

她說:“你知道婆娑橋還有另一個稱呼嗎?”

我搖頭。我怎麼會知道。

莊沫:“猜一下嘛。”

“嗯,無獎競猜嗎?我想想……總不能是奈何橋吧?”我開玩笑道。

“回答正确!知道為什麼嘛?”

我有點驚訝,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她引過去:“還真是。是找樂子嗎?”

莊沫伸出食指搖了搖,道:“怎麼說呢,也有點娛樂的成分吧。被逼瘋的學子總得找到什麼解解壓。”

至于這奈何橋的淵源要從好幾屆之前說起。

那時,學校還分南門和北門。從北門進出的學生路過公園,不是在早晨天未亮時,就是下晚自習後回家時。

這兩個時段經過時橋附近總是起淡藍色的薄霧,隐隐綽綽,變幻無窮。

而橋上、橋岸又挂着紅燈籠,血紅通亮,在缥缈的暗霧裡洩出詭異奪目的流光。橋對岸婆娑的樹影宛如一雙雙招魂的手牽引着生人踏入彼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