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進的老婆,來我們店裡了!”羅珊珊聲音提高了一個度,表示這事兒很值得楊旭知道,“那個老女人,都快五十了,看起來還跟三十多一樣,官太太果然是有氣質。”
楊旭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心思已經被羅珊珊吸引了,玩的遊戲很快就gameover了。
見楊旭沒有說話,羅珊珊覺得應該再說些更刺激的才行,“哎,你知道嗎?這些有權利的人,真是會以權謀私啊,她兒子在學校有單獨供他進出的校門呢!”
羅珊珊的話讓楊旭心中一動,他深知,直接找孫景進報仇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對方位高權重,自己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他,但是可以從他的家人入手啊。
第二天楊旭已經從網上查到孫景進的妻子李婉芬的情況,她四十幾歲就評上了高級職稱,網上有人說她職稱評審有問題。
這讓楊旭找到了報複的思路。畢竟,李婉芬作為副市長的妻子,如果職稱背後真有什麼貓膩,孫景進絕對也逃不了幹系。
楊旭開始在網上搜索孫景進和李婉芬的信息。他開始嘗試以黑客身份進入教育系統,查找李婉芬的職稱評審材料。經過幾天幾夜的努力,他終于找到了一些端倪。
李婉芬的職稱評審材料中确實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她的學術成果造假,有多篇論文是抄襲或者拼湊的;教學工作量也虛報了不少;甚至還有學生評價操縱和科研項目申報不實的情況。
這些發現讓楊旭興奮不已,楊旭開始整理這些證據,準備向省教育廳舉報李婉芬。
在整理證據的過程中,楊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有些證據不夠确鑿,需要進一步核實;有些證據則涉及到其他人,需要他們的配合才能收集完整。但是,楊旭并沒有放棄,他四處奔走,尋找證人,核實證據,終于将一份完整的舉報材料交到了省教育廳的手中。
提交完舉報材料後,楊旭的心情既緊張又期待。他知道,這份材料可能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不僅會讓李婉芬陷入困境,還可能會影響到孫景進的仕途。但是,他也清楚,這一切都是他們咎由自取,自己隻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
接下來的日子裡,楊旭一邊等待着消息一邊開始找工作。他知道,這場鬥争不會這麼快就有結果,他也得考慮一下自己的生計,總不能老讓羅珊珊養着自己。
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找不到什麼理想的工作,楊旭無奈,先找了個輔導班當老師。
每天下了班,楊旭也沒有閑着。他繼續關注着網絡動态和教育局的公告,希望能夠及時了解到案件的最新進展。他還聯系了一些做自媒體的朋友,希望能夠通過他們的報道來擴大事件的影響力。
随着時間的推移,網絡上關于李婉芬職稱造假的消息越來越多,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人對李婉芬的行為表示譴責和憤慨,認為她不應該利用自己的關系來謀取不正當的利益。還有一些人則呼籲相關部門盡快徹查此事,還原事件的真相。
在輿論的壓力下,省教育廳終于開始介入調查。他們對李婉芬的職稱評審材料進行了重新審核和調查取證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終于發現了一些問題和疑點。
他們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讨對策并決定成立專門小組對此案進行深入調查同時暫停李婉芬的一切職務等待調查結果出來後再做進一步處理。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教育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讨論。
許多人對李婉芬的行為表示失望和憤怒認為她不應該利用自己的地位和關系來破壞公平和公正性。
随着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站出來揭露李婉芬的其他問題包括她的奢侈生活、濫用職權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進一步加劇了她的社會負面影響使得更多的人對她産生了反感和厭惡之情。
面對如此壓力,寶康一中關閉了給李婉芬和她兒子孫林逸專門開設的北門。李婉芬被調到了縣裡别的學校任教,孫景進因為參與其中也受到了處分。
孫景進和李婉芬的兒子孫林逸因為這件事在學校受到同學的指指點點,他精神壓力太大,學習成績開始下滑,終于有一天他受不了了,他拒絕上學,把自己關在家裡。
楊旭的報複還沒打算停止,下一步的計劃他打算從孫林逸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