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雀無聲。
幾人都露出看精神病一樣的目光。
然而二十分鐘後,樓頂的天台上,搭起了一個遮陽棚。
李新川平時酷愛戶外活動,家裡買了許多野外用品,剛一個電話叫家裡司機送來的。
一齊送來的還有燒烤架和野炊用品。
鄭茉和薛甯不是沒野炊過,但在天台上還是第一次,不免懷疑,“這能行嗎?”
“放心,這都環保的,不燒煤不燒碳,純電熱烤爐,更何況你們家這天台這麼寬敞又沒有雜物,再适合燒烤不過了。”
甯朗拉來一根插線闆,“你們南方這邊也流行在樓頂燒烤?”
李新川說:“那倒不是,我前兩年跟我爸去過幾次他東北的老戰友家,體驗過幾次,終身難忘。”
“尤其是黃昏那會兒,夕陽半落不落的樣子,那景色,那氛圍感,絕了。”
他正沉浸其中,腦袋上挨了一下。
“那你有沒有對比過天氣呢?北方的溫度和這能比?”陳星燃熱得眯起眼睛,揪着衣領扇風。
這是實話,北方夏天最熱的時候也就三十度,而且刮來的風都是涼爽的。
南方夏天最大的特色就是潮熱加暖風,活像把人架在蒸籠裡。
李新川嘿嘿一笑,“大意了。”
但要說辦事最靠譜還得是陳星燃,他直接喊人送來一台戶外冷風機。
薛甯瞪大眼睛,“太誇張了,這東西很費電吧?”
甯朗插上電,“反正花的是我家電費怕什麼,總比熱死在這上頭好。”
鄭茉在一旁默默目睹完這群人的操作。
她實在不明白為什麼要頂着毒辣的太陽,又大費周章地弄來一堆東西跑到天台來吃燒烤蒸桑拿。
李新川愛整幺蛾子也就算了,陳星燃和甯朗怎麼也這麼配合?
他倆剛不還一副勢不兩立的樣子嘛。
難道這就是男生之間奇奇怪怪的默契?
無奈她也隻好配合。
鄭茉帶着薛甯下樓回了趟家,“媽,家裡有适合燒烤的菜嗎?”
“做什麼?”
她解釋一番後,孫曉麗笑着從冰箱翻找食材。
“你們這幫孩子還真能折騰,要吃燒烤在家也能吃啊,非跑去樓頂,再中暑了怎麼辦?”
薛甯說:“阿姨,我們同學準備的可齊全了,搭了棚子,還叫家裡送來了制冷機,其實也不怎麼熱。”
“行,你們折騰去吧,那天我看樓上有戶人家也在天台燒烤來着。”
這棟樓的樓頂天台還分兩層,他們在下面那層活動,而上面那層的圍牆也修得很高,還裝了鐵絲網,倒不存在什麼大的安全隐患。
但她還是忍不住叮囑了兩句:“注意安全啊,我叫你爸沒事上去看着你們點。”
沙發上,鄭清明正專注看球賽,“人家孩子們聚會,我跟着摻和什麼。”
幾人動手能力還算強,太陽漸漸西沉時,一鍋剛烤好的烤串出爐了。
鄭茉嘗了一口,給燒烤師傅李新川豎了個大拇指。
他趕忙嘚瑟道,“我就說這手藝無敵了,實在考不上大學就讓我爸給我開個燒烤店算了。”
薛甯哼笑:“說你胖你還喘上了,到時候我們都上大學留你一人在南陵烤串,看你還笑不笑得出來。”
這話一說出來,不僅李新川沉默了,其他人也各懷心思的沉默了。
因為“各奔東西”這個詞對現在的他們來說不遠不近,有點過于沉重。
最後還是李新川笑着緩和氣氛,“說什麼呢,我到時候肯定還跟着我燃哥是不是?燃哥你打算考哪的大學?”
陳星燃仰頭喝水的動作一頓,喉嚨滾動。
他沒想過未來。
他眼下所能擁有的未來僅限于之後的三個月内。
還有沒有未來,他也不知道。
“跟着我幹什麼。”他放下水瓶,不鹹不淡說。
“咱倆從小學玩到現在,你可不能上了大學就把我扔下了,我猜以你聰明的腦袋瓜怎麼也得考北城或者宜舟的大學吧,那倆地方我都熟。”
陳星燃沒接話,轉頭看向坐在椅子上安靜啃玉米的鄭茉,“小冤家,你想考哪裡?”
被突然點到名字,鄭茉愣了下。
坐在對面的甯朗也瞬間将視線鎖定在她身上。
她抿唇沉思了幾秒,說道:“北方吧,會下雪的城市。”
這個答案,讓陳星燃感到意外。
因為居然和他曾經的想法格外一緻。
他唇邊溢出一聲輕笑:“巧了,我也是。”
“哦~你是學人家鄭茉的吧?”李新川不怕死地起哄。
“哎呀,你話真多。”薛甯拿起一串雞翅塞進他嘴裡。
這人真沒眼力見,沒看見甯朗的臉比你烤糊的那根串還黑了嗎?
薛甯心裡默默歎氣,在場的或許隻有她看得最清楚。
按她多年小說閱讀經驗來說,隻要出現一段錯綜複雜的三角關系,必定會經曆三個人都要受到傷害的局面。
至于最後是全員be還是某條線he她不得而知,但目前來看,她覺得最有希望的還是“小冤家”這條線。
“青梅竹馬”嘛,後期出現得有點晚了,畢竟先來後到也是很重要的決定因素。
聊過這個話題之後,大家都各懷心事。
甯朗眼眸深深,沒怎麼插話。
南方北方他都生活過,所以對他來說都無所謂。
隻是以他現在的成績想要和鄭茉考同一所大學還是有些困難。
可陳星燃不一樣,他是天才,他比他更有優勢。
天邊出現一抹紫紅色晚霞時,薛甯驚呼着掏出手機。
“好美啊。”
溫度随着太陽落山而緩緩降了下來,空氣中總算有了一點涼意。
幾人吃得差不多時,李新川神神秘秘從樓下抱上來一箱東西。
薛甯驚呼:“川子!你膽子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