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有時間再打開“Apple Rhapsody”,曲邬桐繼續前幾天的遊戲進度。
這幾天睡前都不是玩遊戲的好時機,于是隻能攢着午休時間緩慢推進着那一個棘手的讓人摸不着頭腦的“番茄種植計劃”。
又将“雅典學院”裡裡外外逛了一個遍;曲邬桐走馬觀花地探索着地圖。
“Apple Rhapsody”是顯影藥水,将模糊褪色的高中記憶重新激活。
或許記憶也會代謝,那些煩躁的讓人不安的瞬間曲邬桐已經記不得多少了;隻記得成績單上永遠徘徊在她周圍的“梁靳深”這三個字。
但領着帕裡斯路過與縣一中布局一模一樣的教學樓時,途經曾待過的桌椅數仍保持着42的高三一班教室時,跑過草皮總是青一塊黃一塊的學校操場時,以及注視着笃行樓404邊上的“廣播站播音室”門牌時……曲邬桐還是能勉為其難地打撈起一兩格過曝的高中菲林畫面。
一班的班級座位每月一換,高中生活的最後一月,曲邬桐從圖書館自習室重新回歸教室,她也被定格在第一組最後一桌靠窗位置。
這個位置後退兩步就是班級後門,很适合班主任老陳課間默不作聲地出現在她身後,碰碰她的肩膀,叫出去做考前沖刺心理建設。
而梁靳深坐在第五組最後一桌靠窗位置,與曲邬桐隔了一整個教室的寬度。
所有人關于高中的最後記憶或許都定格在高考最後幾天倒計時。
畢業後的斷斷續續的幾次同學聚會,梁靳深與曲邬桐依舊是熱門聊天話題,總會有人提及他們的“不對付”,這遙遠的座位距離好像也成了最佳佐證。
曲邬桐對于此總是默不作聲;梁靳深垂着眼,依舊是一副溫和模樣。
好像大家都忘了,教室組間位置更換一輪需要五個月,而這五個月中,梁靳深會有四個月會與曲邬桐成為假性同桌。
他們之間的距離更多的是窄窄一段過道的距離,是成績單上逼仄的一兩分分差。
曲邬桐在一中廣播站的最後一班崗于高三上最後一個周三結束。
她還記得那一天她負責的午間頻道廣播配樂是《After 17》;而林之澄為她寫的播音稿件主題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讀書分享也是一些書摘朗誦。
學弟妹們為了紀念她們這一屆廣播站成員最後一天值班,提前一周在播音室門口安了一個小信箱,通過貼吧與校園牆之類的平台鼓勵其他同學前來投稿,寫一些為高三加油的話語。
機務組的林之澄将收集到的滿滿一箱信紙一一挑選,找出比較有營養與文采的遞到曲邬桐手中,讓她朗讀廣播。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祝所有苦讀學子在明年今日隻有壯志滿懷,而無遺憾愁緒。”
“這是你灰撲撲又閃亮的青春,可以流淚可以歡笑,可以跌倒可以奔跑,隻要是在往前就好。”
……
曲邬桐念到口幹舌燥,卻又怎麼都不舍得停下來;直到午休鈴聲響起,她才依依不舍地關掉話筒。
真奇怪,明明并沒有很熱愛這份播音工作,但時間或許是有慣性的,否則她在這個瞬間怎麼會有不舍的情緒。
慢吞吞地喝着水,曲邬桐自顧自地陷于這兩年半的播音工作複盤中,眼前忽然冒出一個信封。
擡頭,林之澄沖她擠眉弄眼,笑嘻嘻開口:“曲邬桐同學,有你的信哦!”
接過信封打量着,很普通的牛皮紙信封,上面用黑筆一闆一眼地以标準正楷字體落着“曲邬桐同學收”,曲邬桐捏着信封,沒有打開。
“快打開看看,”林之澄在一旁急得跳腳,“萬一是情書呢!”
“萬一是情書,我也不會早戀。”繼續喝水,曲邬桐氣定神閑,手心卻偷偷冒汗。
這是她離校園言情小說劇情最近的一刻。
在情窦亂開的年紀,梁靳深收獲了數不勝數的粉紅心事,漂亮女孩林之澄也拒絕過不少表白,就連頭腦少一根筋的體特生李竟都有礦泉水可以收;偏生她卻從未擁有這種煩惱。
盡管并不在意,可在某些瞬間,曲邬桐還是會産生“啊!其實我不過是普通人”的感歎;下一秒繼續發奮苦讀。
拆封,掉出一張折得有棱有角的A4紙,十五行四号宋體字體橫亘在紙張中心。
是葉青的《僞十四行詩》,是曲邬桐在廣播站就任第一天所念的稿件。
A4紙上出現的所有“我”“你”與“愛”全被加粗。
她昙花一現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