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虞江南和宋铎沿絲綢之路途徑武威、張掖、酒泉、瓜州、敦煌等地,一路向西,趕往安西大都護府。安西大都護府的治所設置在龜茲,與長安相距近兩千公裡,兩人風餐露宿,快馬加鞭足足二十幾日,終于在一天傍晚時分來到安西大都護府門前。可巧遇到拔汗那國國王遏波之與幾名随從狼狽逃竄至此處向唐軍求救。拔汗那國歸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鎮管轄。
“報!大都護!拔汗那國國王請求拜見大都護!” 一守衛進來奏報道。
“我知道了,先安排他到偏廳休息!” 安西大都護呂休璟道。
“是!” 守衛拜退後,帶遏波之一行去到偏廳稍候。那遏波之在偏廳裡坐立難安,擔心唐軍不會相助于他。
“大都護,欲作何打算?” 監察禦史張孝嵩問道。
“半月前就得到消息,吐蕃與大食共同扶立阿了達為拔汗那國新的國王,并計劃聯合起來除掉遏波之。不過這是他們之間的内鬥,與我們何幹?” 呂休璟道。
“大都護此言差矣!拔汗那國乃是絲綢之路南北線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被吐蕃和大食控制,那勢必會影響我大唐國力!更何況,周邊附屬小國皆拭目以待,若此次見死不救,則今後無以号令西域啊!” 張孝嵩義正言辭地道。呂休璟聽了張孝嵩之言,甚是在理,但權衡利弊,還是猶豫不決!
“張監察史所言甚是!大都護不可不救!機不可失!當斷則斷!” 虞江南進來道。
“你是何人?” 呂休璟問道。
“末将虞江南,乃宋州刺史蕭嵩義子,特來拜見大都護,張監察史!” 虞江南和宋铎拱手拜道。
“原來是遊騎将軍!早就聽說這蕭刺史的義子有勇有謀,風流倜傥!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呂休璟道。
“承蒙大都護垂青!” 虞江南拜謝道。
“大都護!我願親自領兵前去救援!” 張孝嵩斬釘截鐵地說道。因張孝嵩在離開京師前,已獲許關鍵時刻可便宜行事,有獨斷專行之權,那呂休璟便不再堅持。遂點頭應允道:“好!本都護即刻調派一萬精兵,交由張監察史全權指揮!明日一早出發!”
“末将也願助張監察史一臂之力!” 虞江南拱手拜道。
“好!那本都護就在此等你們的好消息!” 呂休璟道。而後呂休璟召見遏波之,遏波之說明來意,呂休璟答應出兵,遏波之喜極而泣,千恩萬謝。
兵貴神速,第二天大清早,天剛蒙蒙亮,張孝嵩與虞江南等率領一萬精銳護衛軍從龜茲出發,前往拔汗那國。張孝嵩率大軍一路向西長驅直入,耗時一個多月,行進數千裡,沿途攻克了數百座城池,唐軍越戰越勇,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那些原本左右搖擺及心中不服之人無不戰戰兢兢,聞風喪膽,最終俯首稱臣!經過一個月的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拔汗那國境内連城城外十裡處,安營紮寨,暫作休整。張孝嵩雖是一介文人,而今乃是第一次領兵作戰!但他在戰場上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勇猛非常,令唐軍士氣大振!虞江南在戰場上更是骁勇善戰,機智過人,軍中将士也無人不服!二人相得益彰,盡顯大唐風華!
那吐蕃與大食國更是早早做好準備。大食國派出呼羅珊總督屈底波,率兵一萬;吐蕃王赤德祖贊尚且年幼,派出将領坌達延、乞力徐率兵兩萬,拔汗那國阿了達帶領本國精銳三萬,浩浩蕩蕩總計六萬餘衆。相比唐軍一萬多人力量相差懸殊,所以隻能智取,而非強攻。
當晚,張孝嵩及諸位将軍、參軍等共同商議攻城事宜,大家七嘴八舌,卻始終沒有想出退軍良策。
“張監察史,我有一計或可一試!” 虞江南道。
“哦?虞将軍請講!” 張孝嵩忙道,虞江南将自己的計劃詳細說與衆将士,張孝嵩當即點頭應允:“好!此計甚妙!就依虞将軍之計行事!”……
當晚虞江南與宋铎潛入城中,悄悄摸進連城守城将領拓遼斯的副将阿拔努的營帳。阿拔努正醉醺醺的斜躺在床榻上酣睡,床底下掉落了一隻酒壇子,桌上一大盤手抓羊肉,隻剩了幾大塊骨頭。虞江南悄悄近前,用劍鞘抵住阿拔努的脖頸,阿拔努隻覺一股寒氣襲來,猛睜雙眼,酒已醒大半,“誰?” 阿拔努驚恐問道。“别動!我此次前來是要助你!” 虞江南低聲道。“助我?你如何能助我?你是何人?” 阿拔努問道。“我知你與守将拓遼斯不合已久,平日裡備受排擠,不得重用,又不甘于屈人之下!你隻需明日待我發出信号,悄悄打開城門即可;那麼等大軍破城之時,你便是首功!這守城主将之位便是你的了!到時,你隻要誠心歸附我大唐,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處!” 虞江南以利誘之道。虞江南早就派宋铎探得城内消息:那守将拓遼斯仗着有吐蕃和大食兩座靠山,自恃高枕無憂!打算與唐軍決戰到底!而這副将阿拔努卻心中明了,雖有吐蕃與大食的合盟,但唐軍軍紀嚴明,裝備精良,能征善戰,絕不能等閑視之;也明白拔汗那軍不過是為吐蕃與大食的野心充當炮灰而已,所以曾經力勸拓遼斯投誠大唐,以保存實力,但被拓遼斯一通拳腳相向,便不敢再言。虞江南正是利用這一點想要勸降阿拔努,與虞江南裡應外合,乘其不備,攻其不意。“好!一言為定!” 那阿拔努權衡利弊道。
第二天早上大霧彌漫,連城城牆上的将官在巡邏時突然發現距離城牆不足七百步處好似有敵情,忙擦亮雙眼,定睛一看,驚出一身冷汗:隻見城下烏壓壓一大片皆是身着明光铠甲,手執鋒利無比的雙刃長柄陌刀的步卒!打前陣的正是訓練有素的騎兵,那穿透力極強的馬槊令人不寒而栗!一萬多唐軍列隊整齊,聲勢浩大,弓箭手、弓弩手都已擺開陣勢,箭在弦上,一觸即發!那将官急報守将拓遼斯,拓遼斯身着铠甲,手拿長刀,登上城牆,察看軍情,指揮做好守城準備:投石機、弓箭手準備就緒,碩大的圓石、枕木堆積成山,城牆内步兵排成三列嚴陣以待!
“咚咚咚!咚咚咚!” 第一通鼓雷響過後,“哈!哈!哈!”一萬餘唐軍喊聲震天!第二通鼓雷響過後,幾百輛巨大的抛石機和絞車弩先行發射火球和長弩箭,一時間齊刷刷上百枚火球和弩箭“嗖嗖嗖”幾乎同時發出,風馳電掣般射向連城的城牆。唐軍兵分三路向前邁進:右翼由安西雲麾将軍郭昕率領三千騎兵,左翼由遊騎将軍虞江南率領兩千步卒,分别攻占東門、西門;南門由監察禦史張孝嵩及拔汗那國國王遏波之親率剩餘七千精兵正面攻城。“啊!”“啊!”片刻之後隻聽得一片慘叫聲起;而後連城上守将拓遼斯大喊一聲:“放!” 大塊大塊的圓石、火球便雨點般地落到唐軍隊伍裡,自是戰火紛飛,死傷慘烈!唐軍的弩箭,工藝冶造精湛,四百步時伏遠弩、擘張弩、角弓弩依次射出,層層遞進,那弩箭似雨點般層層疊疊射向連城的城牆上,刺穿盾牌和铠甲,直接插入拔汗那軍的士兵的身體,死傷尤甚!六十步時,弓箭手開始射擊,二十步時,陌刀軍開始按照整齊的方陣不緊不慢地“如牆而進”。唐軍不僅裝備精良,而且作戰勇猛,士氣高昂!張孝嵩于正面佯攻牽制敵人,右翼雲麾将軍郭昕所率領三千騎兵自是伺機而動。左翼虞江南帶領兩千步卒直至西門外兩百步時便止步不前,那西門守将便是連城副将阿拔努,此時正站在城牆上立等虞江南的信号。虞江南示意宋铎,宋铎便左手執黃旗,高高舉起,左右搖擺三次,又放到身前左右搖旗三次,阿拔努看到後,即刻命令城門守衛打開城門,虞江南一行不費吹灰之力便破門而入,随後徑直殺到南門,将南門士兵及守将全部斬殺!那拓遼斯也算得是英雄好漢,見大勢已去,至死不降!最後被虞江南斬殺!虞江南命宋铎去東門接應郭昕,同時打開城門,張孝嵩所率唐軍便長驅直入,占領了連城。之後并未多做停留,乘勝追擊,一天之内連克三座城池,俘虜和斬殺數千人。至此吐蕃軍與大食軍及西拔汗那國聯軍軍心渙散,全線崩潰,隻剩阿了達帶着數騎逃入山谷之中,随後張孝嵩傳檄西域諸國,一時威震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罽賓等八國皆遣使請降。勒石紀功而還。而準備乘機借襲西域的後突厥阿史那默啜可汗聞訊後,迅速退兵漠北。
“捷報!”“捷報!” “捷報!” 那一騎快馬飛馳進長安城,沿路百姓唯恐避之不及。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百官朝賀,皇帝龍顔大悅。
“啟奏陛下,數年來,吐蕃對我大唐邊境一直虎視眈眈,不斷滋事挑釁,用心險惡;此次監察禦史張孝嵩當機立斷,以少勝多,将吐蕃與大食的陰謀瓦解,重振我大唐國威!功不可沒!” 張說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