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一年(206年)
這一年,孫權與周瑜率軍攻打山越的叛賊,攻下保屯後,剩下麻屯的一萬敵人,因為又有地方起了叛亂、需要他親自出馬,便先行返回。結果黃祖趁機派遣部将鄧龍入柴桑打遊擊(1),于是周瑜加快攻打麻屯的進度,當時淩統剛剛接手父親軍隊不久,也在隊伍中,冒着劍雨、身先士卒,大有他父親的風範(2)。
等到攻下麻屯,周瑜立刻去解決鄧龍的問題,沒過多久,就将人壓到了孫權面前。
“孫将軍,人已經帶來了。”
“你對黃祖還挺忠心,”孫權查看完周瑜遞上來的報告後,對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敵軍将領說道,“黃祖就給你派這點人,又直接鑽進鄱陽湖,背後還都被孫軍堵住了,看來黃祖一開始就沒打算讓你回去。”
朝旭偷瞄着那個人,那個人被壓在地上,一聲不吭。
孫權又從案前起身,讓手下放開鄧龍,慢悠悠地走到他面前:“我猜,黃祖給你的命令就是趁機搗亂,最好像上次一樣,挑起江東内部的叛亂,這樣就能給他們增加更多的休息時間。沒想到低估了我們周中郎将的實力。”
“我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孫權倒也不惱,在他的身後轉了一圈,又回到他面前,在他的面前蹲下,用手中的竹簡挑起那人的臉。
“公瑾兄沒有殺你,而是把你帶到我面前,知道是為什麼嗎?”
“我哪知道,要殺要剮随便你們吧。”
倒是忠心。
“倒是忠心。”孫權說出了朝旭所想的話,“你确實給我們造成了不少困擾,糧草武器都被你們這幾千人消耗了不少,被你們騷擾的百姓到處逃竄,不少逃進山裡,又當了山越。這下我們又得去解決。你說這賬,可怎麼算才好?”
“我的任務就是這樣。”
“哎呀,兄弟,别不理我嘛,”孫權又換上了一副面孔,他用胳膊夾住竹簡,把鄧龍從地上扶起來,“我們也沒想殺你,就是想問問你,給你多少好處,你願意追随我們?”
“追随?我是黃祖的人。”
“打仗嘛,不就是誰給的好處多,就跟誰嘛。我也不指望你為我們效力,隻要你肯放棄黃祖,安心到我們這裡來,就算隻是做個尋常老百姓,我們也高興。敵人少一個算一個。”孫權回到案前,語氣裡頗有吊兒郎當的纨绔味道,“來嘛,你要是願意,可以把你家人接過來,但如果你不願意——”孫權瞬間收起笑臉,他的眼睛裡出現了駭人的殺意,“别怪我們趕盡殺絕,連你家人一起屠殺殆盡。”
他是認真的。
孫權能夠在短短幾年就收複這些叛亂的賊黨,一個重要的做法就是威逼利誘。孫策的做法是不服從就直接殺,而孫權稍微溫和一些,會先給選擇,再讓對方考慮考慮,隻要态度好,他都不殺,反而會用賞賜勸服,若是态度不好,不好意思,不管逃到哪裡,雖遠必誅。
“我的家人都在江夏,将軍又能如何?”
“實不相瞞,你這次搗亂讓我很不爽,現在我已經派人去準備下一次攻打江夏的物資,一旦打下江夏,整座城都會成為我們江東子弟的狩獵場。”孫權說,“但你若是願意歸降,我可以考慮先把江夏的百姓帶一部分出來,再正式攻打黃祖。要不要考慮一下?”
孫權相比孫堅和孫策,确實是脾氣最好的。
但他本質上依然是孫家人。
“......你當真願意多跑一趟?”
“我保證。”
鄧龍思索了很久,朝旭都快要打哈欠時,他終于單膝跪下,抱拳稱臣。
“還請将軍保全我家人和江夏百姓的性命。”
“好!我答應你。”
......
結束議事,鄧龍跟着士兵離開議事廳,孫權揉揉肩膀,長時間裝模作樣,似乎讓他有些不舒服。
“這次模仿的是誰?”
朝旭将整理好的記錄放到孫權的案上,下一秒,她就被孫權摟着腰帶進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