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是看過不少恐怖片的,也玩過很多的恐怖遊戲,但真正讓我感到恐懼的,幾乎沒有過,多數是可以在一瞬間吓住你,隻能說是讓人害怕,比如說聞名遐迩的生化危機系列,到了後期,壓力和害怕的感覺也全然散去了,隻剩下對故事和角色的探究,來做為繼續遊戲下去的動力。
而寂靜嶺不同,寂靜嶺的恐懼如影随形,貫穿始終。在此之前可以讓我感到恐懼的遊戲,我隻玩到過一個,叫寄生前夜,但他們讓我恐懼的方式并不一樣,這是一個披着動作遊戲外殼的深度RPG,比起閃躲騰挪,搞明白數值的意義更為重要。而因為看不懂日文,所以一直沒能沒有把遊戲的系統弄明白,結果到了後期,難度就超出原來的設計太多了,而且遊戲的存盤點距離非常之遠,死掉了就要從很久以前的地方從來,我的恐懼是因為扭曲的遊戲方式導緻的過量死亡造成的。
而寂靜嶺則完全不同,整個遊戲都在迷霧之中,而主角的視覺範圍就一直不會超過5米,你永遠看不見你的敵人,除非他應經到了這5米之内,而主角卻是可以聽到敵人的,那個無時無刻不揣在主角身上的收音機,像一個預警雷達一樣,敵人越近,收音機發出的令人煩躁的雜音就越大,我現在還記得,曾經被這個收音機吓到把手柄扔的老遠,而整個遊戲的魅力還遠遠不止這樣。
俱樂部的意思大家都清楚吧,那是需要很多人的,這個遊戲是英文的,裡面充滿了各種隐喻,字謎,押韻的詩句,宗教的禱文,總之晦澀難懂。可以肯定,那時候我的同學裡哪怕是英語學得最好的,也完全看不懂這個遊戲裡面的文字,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對我們來說完全沒有文字的遊戲,在我每天玩的時候,那個小小的14寸彩電旁邊,總是圍滿了一群的同學,他們像追看電視連續劇一樣,追看着我一個人玩這個遊戲,而且還會提醒我,讓我等他們來了在開始玩。而且參與度也很高,在碰到暫時無法突破的難題是,他們會提供各種各樣的想法,來幫助我玩下去。而且除了恐懼之外,當我在1個多星期後結束這個遊戲的時候,一群觀看者,包括我自己,都陷入了一種極為低落情緒,并持續了幾天。
有人說電影的存在,就是讓人在一個小黑屋子裡面,或者哭或者笑,寂靜嶺作為一個藝術作品,讓一群看不懂聽不懂任何其表達文字的人,隻通過氛圍的感受,塑造他們的認知,影響他們情緒,甚至還有後遺症,我想他是成功的。
PS2初登場就給我我帶來了一個足可以震撼心靈的遊戲,和一個遊戲(基本上就是看遊戲)同好俱樂部,要我說,這是一個太值得的投資了,3000塊,換了以後若幹年無數的快樂和記憶,不隻是屬于我自己的,也屬于那些和我同樣在遊戲中得到快樂的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