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司機的話,打算了季一帆的思緒。已經到療養院了。季一帆下車,走到大鐵門旁的保安亭,報了自己的名字和沈醫生的名字。保安用内部電話确認後,打開了旁邊的小門,讓他進去。
大大的鐵門,完全遮擋住了外部的視線。從小門進去,有兩條寬寬的柏油路,分為進口路和出口路。路的兩側,是同樣寬闊的草地和花卉,看的出來,是有專門的園藝人員定期養護的。雖然入秋,不過目光所及依然是一片盎然生趣,讓來者眼前一亮,心神放松。
路邊停着好幾部電動老爺車,提供内部接送服務。以前季一帆過來,更喜歡步行進去。不過今天,他選擇了坐電瓶車。幾分鐘後,就來到了一棟白色三層樓的房子跟前。走近,明亮的玻璃大門感應打開。走進去,來到服務台。
已經有一位護士姐姐站着等待了,看他進來,微笑的跟他打招呼:“帆帆來啦,沈醫生在辦公室等你,你過去吧。”
季一帆點點頭,笑着回複“好的,謝謝梅姐,我過去了。”
沈醫生的辦公室也在一樓。沈醫生以及這家療養院,是金老闆介紹的。
媽媽在那次早餐談話後不久,就住院了。是本市的一家專科醫院,第一年,也就是季一帆高一的時候,治療效果不錯,媽媽過2、3個月就可以回家住幾周。高二開始,也如此,從下半年開始,回家隻能住最多一周。
而到了高三,隻回家過一次,而且隻住了幾天,季一帆就不得不通知醫院派車來接。媽媽那時狀态很迷糊,自己做過什麼很快就忘記,而且晚上失眠嚴重。
由于黃鑫的關系,季一帆跟高中體育老師aka紀導也很熟,畢竟他還一拖四,給四人組補課呢。所以當季一帆跟紀導了解有關運動康複師考證的時候,得到了“一條龍服務”。
雖然季一帆當下不缺錢。但是,他覺得媽媽能憑自己賺錢,買房養兒子還能存下一筆錢。自己作為她的兒子,應該“青出于藍勝于藍”。
對于康複師考證,是因為他在校經常跟黃鑫泡在一起,見識到了運動員的損傷以及隊醫。有一次黃鑫損傷嚴重,隊醫處理不了,紀導讓他的一個康複師朋友來過幾次,效果很不錯。
季一帆也上網搜集過有關康複師的信息,這是一個時下很熱門的職業,以前隻要是專業運動員以及開刀病人術後康複的剛需。而現在,随着全□□動熱的持續升溫,對康複的需求一下子呈現了一種供不應求,魚龍混雜的狀态。
聽紀導說,他那個康複師朋友來幾次,友情價,也要小一千一次了。
季一帆覺得這個職業前景可期,而且時間靈活,收入又高。所以,打算提前準備。而紀導在了解了他的想法之後,很是贊同,給他介紹培訓機構、安排專業朋友開小竈,等季一帆拿到證之後,還介紹他去朋友的康複所見習。
季一帆本人也很争氣,從高二開始,就可以在那個康複所做助教了,更在高二下學期開始,正式單獨帶人做康複了。
高三那年,季一帆抱着試試的心态,去應聘家附近一間健身房的私教。
應聘那天,并不順利,因為他太年輕了,還不足十九,店長婉拒了。他也沒廢話,點頭接受,在從會客室往外走的時候,看到一個正在接受私教的客人在訓練,順口對店長說:“注意這個人的下肢情況。”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