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袁真暗自歎氣。幾年前的自己,曾無數次回想當年發生的事情,有無數個‘如果,假如,要是’在腦中徘徊久久不散。
自己是和庚申一起接受心理咨詢的。隻不過,可能自己神經大條,所以沒多久就結束了心理咨詢。而庚申則正相反,情況每況愈下,要不是金漢森後來推薦了林醫生,庚申根本不可能獨自踏出家門一步。
哪怕是在家裡,庚申對身邊的環境要求也是苛刻的。不要說家裡的保姆,就連他的父母,想要跟庚申見面,也難。最嚴重的時候,庚申隻能整日整夜呆在自己的房間裡。庚申能接納的活物,隻有袁真和溜溜。除此以外的人,如果被庚申聽到或者看到,會直接觸發他強烈的身體反應和精神反應,用誇張一點的話說,庚申會跟被電擊了一樣,人變得僵直,甚至會陷入昏迷。
後來,林醫生到來之後,也見識過一次庚申的發作。用林醫生的話說,這些反應,是庚申潛意識裡觸發的自我保護機制。就像人體跌入寒冷的水中後,心髒會自動放緩跳動速度,從來确保用最小的能量來盡可能久的維持身體的存活狀态。
在庚申來大學報道之前,已經可以跟他父母同處一室,并偶爾對他們的說話給與些許身體反應,諸如點頭、搖頭。但是,從來沒有開口說過哪怕一個字。不過對此,庚申的父母已經是很滿意了。他們也是在林醫生的勸說下,同意庚申去另一個城市獨自上學和生活。
起先,他們對此是強烈反對的。想想也是,自己的兒子才結束了三年的高中生活,期間也是磕磕碰碰。這裡的磕磕碰碰并不是指庚申的學習成績不好,恰恰相反,庚申一直是年級第一的保持者。但是,他的性格,導緻他在學校裡,經常會受到異樣的注視和對待。哪怕,他外公是這所學校的理事長,哪怕,他媽媽是這所學校的校董,哪怕,他爸爸,是這所學校的最大贊助人。
So what?精英人才彙聚的地方,人際關系更為複雜。要不是庚總早做安排,讓袁真一起入校,庚申三年的高中生活,會更不好過。
正是如此,庚太對于庚申報考他市,獨自學習生活。首先,是持嚴重的懷疑,她認為自己的兒子腦子壞了。難道不是嗎?高中三年收到的‘特殊’對待,還不夠嗎,為什麼還要來一次?庚太甚至懷疑兒子是不是得了什麼‘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其次,庚太認為這根本就是庚申的心血來潮,異想天開,是impossible mission。她甚至跟庚總打賭,兒子會在大學堅持幾個月,然後退學回家。
這次林醫生變身為庚申父母的心理咨詢師了。他很明确且肯定的告訴兩夫妻,庚申能做出這個決定,正是他在進步正在逐漸擺脫過去羁絆的行動表現。除非,作為父母,他們甯願在有生之年,面對兒子随時突發的應激,承受任意一次應激都有可能奪去兒子的生命。
這一番話,成功開解了庚總夫婦的焦慮。但是,作為袁真的護法兼老鐵,卻成為他們下一個關注對象,畢竟,庚申在此之前唯一能交流的人,隻有袁真。他們當然會投入更大的心力去關注兒子在他市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前提是,有袁真這個人形通話器随時在線。
可惜的是,袁真事先也不知道庚申會報考他市,或者說,袁真也跟庚申的父母一樣,不認為庚申有一天會主動的跨出這麼一大步。
在得知庚申收到大學通知書後,袁真一直在思考庚申為何選擇他市選擇xx大學。最終,他的答案是金漢森。
Bingo~ 在庚總家,如果說,還有誰曾經是幼年的庚申最為親近的人的話,那就非金漢森莫屬了。在袁真和庚申小時候,隻有金漢森會給他倆買校外的各種零食。他倆的第一次遊戲廳體驗是金漢森帶去的;第一次嘗試爬樹,是金漢森鼓勵的;第一次去跆拳道學習,是金漢森給報名的,,,,總而言之,兩個小小男孩的童年精彩記憶裡,最大的亮點最能信賴的,非金漢森莫屬。
就連袁真也不得不承認,哪怕如今的自己,在碰到重大問題的時候,首先想到要商量的人,就是金漢森。當然,他會告訴申兒,但是,這個死小子,沒得回應啊,真是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