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我們支持你周哥!”
周荃沉默着站在院中,眼睛卻是極亮。
這念頭不是沒起過,隻是從未想今天一般,突然就冒了出來。
他看得出宋頌走的時候有些心情不好,他說了幾句話宋頌都沒什麼回應的氣力,隻是他把草帽給了他,宋頌沖他笑着的那一瞬間,他就有種莫名的笃定,宋頌也喜歡他。
至少不是毫無感覺。
周荃是個熱切的漢子,他想現在就去找宋頌,隻是想起他還邀請了宋頌來吃豆花,便按下心中想法,跟那幾個漢子耐着性子做豆花。
宋頌尚且不知周荃的打算,他回了家,宋瑩正在竈房忙活,聽見動靜出來,一看是他,驚訝道:“這麼快就做好了?”
宋頌搖搖頭,也進了廚房,看見宋瑩準備揉滑肉,便洗了手挽起袖子,接過了宋瑩的活。
“他中午去昕姐兒家吃飯,晚上叫我們過去吃豆花飯。”
宋頌揉好滑肉,揭開鍋蓋,裡頭的煙霧一下子竄了起來,用手揮開煙霧,鍋裡的水咕噜咕噜冒泡,一看就開了。
他将滑肉一片一片丢進鍋裡,肉上裹了紅薯粉,一丢進熱水中很快就熟了,兩片肉丢下去也不會黏在一起。
宋瑩坐在竈前燒火,聞言奇道:“我買豆腐的時候沒看見有賣豆花啊。”
“他自己在做。”宋頌将最後一塊肉片丢了進去,沒急着用鍋鏟去揮動,要等一會兒才會定型,趁這個時間,他舀了點水洗手。
“那周大哥還挺能幹。”宋瑩小聲嘀咕了句,說完又出了會兒神,末了點點頭,确實能幹。
宋瑩切肉的時候切得薄,沒一會兒就煮熟了,宋頌用鍋鏟撥動了兩下,将一旁的豆腐和馬齒苋一并煮了進去,随即蓋上鍋蓋。
在竈房裡找了一圈蒸格,放在鍋裡架上,又擱了幾個饅頭上去,肉片湯須得多煮一會兒,正好可以将饅頭蒸熱。
肉片豆腐湯清淡,在出鍋時宋頌往裡頭放了一點豬油,白白的豬油很快消失在熱湯中,又撒了鹽,聞着更是香氣撲鼻。
自天氣冷了,宋頌就把桌子搬到竈房去,左右家裡也隻有兩個人,不在意這些,而且在竈房吃飯也暖和。
窗外雨點滴滴落下,屋内兄妹倆啃着有肉有菜的饅頭,雖然清貧,但也十分滿足。
*
又刮起了風,外頭的林子似乎一夜之間全蔫了,看着一副枯敗之相,閑下了沒事,宋頌有時會帶着繡棚子去找李堯月。
李堯月有了,隻是月份不大,看着不明顯,最高興的當屬胡正了,那天把出喜脈他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在飯桌上嘴角都壓不住,豆花飯都多吃了兩碗。
冬日雨水多,他緊張李堯月,說什麼都不讓她出門,李堯月本就不是安靜的性子,在家裡待了兩天就忍耐不住了,吵着鬧着要出門走動。
胡正不敢同她吵起來,便讓宋雁雁過來帶了話,讓他兄妹倆無事就來家中坐坐,說說話。
這不,今日宋頌就在李堯月家中。
幾個人坐在堂屋中,中間攏了個火盆,李堯月手上也捏着繡線,她不常用這個,連鞋都不會做,不過如今她懷上了娃娃,就是想着肚裡這個,她也想做兩件衣裳。
宋頌坐在她身邊繡手帕,時不時看一下她,指點一下她的問題,至于宋瑩和宋雁雁兩個小丫頭,開始時還能安分坐下來繡手帕,沒多久就坐不住了,在屋裡屋外跑來跑去,也不知在做什麼,看着開心地緊。
宋頌和李堯月都沒拘着,才十一歲的小姑娘,可不就是這樣活力滿滿的,不過到底是姑娘家,沒多久倆人就回來了,繡了會兒手帕又撂下,這回是在翻花繩。
外頭風聲呼嘯,李堯月縮了縮脖子,往外頭望了一眼,道:“今年可冷。”
宋瑩坐在門邊,聞言把門關了半扇,留半扇通風采光。
“可不是,雨水也多。”這才到十月,就連下了好久的雨,下得人心情煩躁。
“今天這麼冷,不如晚上吃骨頭湯吧。”坐在後頭點的周荃道。
胡正笑道:“請你喝酒就得了,還想吃我家的骨頭?”
今日周荃也沒事,溜達到胡正家,正好跟宋頌兄妹倆撞上了,他原想離開的,又被胡正叫回來喝酒了。
他媳婦兒跟宋頌講話,他一個漢子待着不自在,周荃一來,兩個人好歹還能說說話、喝喝酒。
李堯月卻拍了下手,笑道:“骨頭湯好,我家還有去年沒吃完的臘排骨,煮了你倆也在這邊吃。”
“好啊,等下我給你幫忙。”宋頌一口答應下來,他素來與李堯月親厚,也知她不是那口頭說說的人,便答應了下來。
李堯月笑了笑,正想說什麼,卻聽見有人拍門。
胡正開了門,是守寨子的兄弟,見他出來,連忙道:“正子哥,外頭來了個血人,快沒氣了,你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