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穎征詢秦顔的意見。
秦顔起了‘妃子笑’這麼儒雅的店名。
姜穎覺得名字太偏向一邊容易引起誤會。就結合妃子笑取了一個名字。
“想入菲菲。”
這麼簡單通俗的點名。
原本楊琴還認為太簡單。
秦顔倒覺得容易記住才是最大的亮點。
于是開業那天,姜穎親自到店,檢查了奶茶的品種,有經典的紅豆綠豆奶茶,還有芋圓跟椰子冰等等。
奶茶種類豐富了不少。
還推出了積點卡。每十杯可以換一杯。這是現在市面上常規操作。
但秦顔認為不必多此一舉,完全可以按照序号出單,每一杯都是客戶專屬的号碼。
以顯示與衆不同。
偶爾還有放幸運号碼。這種随機性比專門積點有趣多了。
雖然集點是為了多賣幾杯,可對客戶來說并不新鮮,什麼樣的珍馐吃多也會膩。所以做生意的,不要隻考慮産品思維。
“産品思維?”姜穎道。
楊琴已經懵逼了。她已經知道秦顔是燕北的學神,可沒想到她還會剖析商業邏輯。
秦顔道:“産品思維用戶思維,固然是服務客戶,必須要考慮的角度,但眼下絕不适合以現有的膨脹的市場來判斷。”
“當一件東西買的多,在同一個賽道,差不多的味道,形成同質化時,那麼勢必會導緻劣币驅逐良币。”
“這個時候,已經不是要擴張市場那麼簡單,而是要如何存活下來,那麼創新是必不可少。”
說罷,她指向楊琴:“所以必須擁有一整套系統。”
“比如現在外送正在擴張,你的奶茶店,不必開在租價高的黃金地段,你隻需要考慮客戶與便利服務之間的要素,結合外送的優點,擴大訂單源便可。”
“你要給客戶喝的不是奶茶,而是他們的需求。”
“當他們的日常需求跟服務挂鈎,那麼相當于與市場綁定。”
秦顔一一指點,楊琴從最初懵逼,到乖乖做筆記,最後越發崇拜地看向秦顔。
“不愧是燕北學神。”
“姜穎,我找你入股是這輩子最正确的決定。”
姜穎此刻正在品嘗奶茶,發現還不錯,至少有創新。
而且秦顔說的賣奶茶不如賣需求。完全是抓住了市場的核心。
以後的那些大連鎖品牌,基本是延續了這個核心思維。
她送外賣的平台也是如此。
“你就照着做,好東西不怕巷子深,以後打價格戰也比同行有優勢。”姜穎提醒道:“最重要的還是質量,你會打廣告嗎?”
“助農産品價格低廉,還能蹭一波公益的口碑,又做了實事。都可以作為宣傳手段。”
姜穎的補充恰到好處。
她将姚靜靜畫得公仔,一個七彩北極熊玩偶。還有一張醜醜的綠色□□。
楊琴毫不猶豫選擇北極熊。
秦顔就提醒:“選擇有記憶點的吉祥物。”
于是楊琴忍痛選了綠色□□玩偶裝。
‘想入菲菲’的店鋪,正式開始。
不同于之前的請舞獅隊伍來吸引顧客,而是綠□□玩偶的舞獅隊以另類的姿勢舞獅采青。
動作滑稽感謝,不僅連小朋友都吸引到,甚至大人都忍不住駐足。
想入菲菲的店鋪還開張三天還免費給小朋友發氣球。
盡管第一批來的是小朋友,可家長看見那麼多品種的奶茶,居然還有大人款的。
于是抱着喝喝看的心思點了幾杯,沒想到口感非常好。
大人們一向精明,東西新不新鮮一吃就知道。
他們本身就怕孩子在外面吃太多垃圾食品,所以一直很排斥孩子們喝奶茶那些泡了糖精乳粉。
可沒想到想入菲菲居然用的真牛奶。
大人們一下對想入菲菲的店鋪,有了極高的評價。
外送方面,楊琴一口氣招聘二十個專送騎手。
原本還以為二十個人太多。
沒想到開張一個月,下單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時候打電話過來報地址,還有對熟人□□的項目。
就是為了打開外送平台。
之後想入菲菲在方婷的協助下,上架了想入非非奶茶app。
注冊還送半價劵。
沒想到一天就有三千人注冊,差點讓app崩潰。
方婷連夜升級app。
這方面她比較熟悉。
正好是寒假,又推出熱飲,人們也越來越不愛出門,所以就索性點了想入菲菲的app,送熱飲,一日的送單量高達五千單。
店員們也是擴招了十幾人。門店也開了幾間都選在地段比較偏僻的地方。
漸漸地想入菲菲的平台開始被線上的顧客要求開通其他外送服務。
楊琴把這件事彙報給秦顔。
秦顔此刻還在家裡喝着姜棗茶,旁邊是正在剝葡萄的姜穎。
“這件事就交給我。”秦顔說完挂斷電話,朝她張嘴。
姜穎将一粒剝好的葡萄肉送到她口中,好奇道:“你打算開個線上平台?”
前世秦氏集團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就是靠着平台收取傭金,上市的。
不知道是不是秦顔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