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沒有能夠見到親人最後一面,有太多沒有說完的話...”
“我還沒有去實現年輕時環遊世界的夢想...”
“我還沒有勇氣對深愛的人說出那句“我愛你”
“...”
最後,是一片沉默,每個人的内心都翻湧着各自的波濤。
波濤裡,有那些未完成的夢、未說出的話、未見的人。
妖物的表面似乎映照着每一個沉淪者最後的願望,随着它的膨脹,這些臉龐變得扭曲而猙獰。
“來吧。”
幻聽在虛空中回蕩,如從深海的每一滴水中滲透而出。
“來吧。”妖物用一種混合了機械的模糊合成音效,輕輕呼喚着。
“來吧,我的孩子。”
父親的聲音在蠱惑人心,穿透靈魂的壁壘,直擊心底最深處的軟弱。
妖物的巨大手臂随之擺動,攪動着海底沉積的武器,整理着一場戰役後的殘局。
随着妖物的逼近,那些重疊的臉龐越發猙獰,仿佛整個世界都在向他施壓,讓他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
他不知道自己還在堅持什麼,“這樣的世界,沒必要存在了。”
但在那之前,他想要讓冒犯他們的人消失。
......
突然間,風起雲湧。
他的父親,族人子民,陸續在某一天,現身到這片廣袤的大陸上。
他們的身影猶如晨霧中的幻象,與大陸上的居民并無二緻,舉止言行也幾乎難以區分,完美地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他們像是能重生了,但是被賦予了任務,這些任務或艱難、或神秘,如同試煉,考驗着他們。
隻要完成了任務,他們就能獲得新的開始。
可這些任務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旦時間的沙漏耗盡,若是沒有完成,他們會遭受很可怕的東西。
在美人魚的故事裡:美人魚和海巫簽訂契約,如果王子最終沒有愛上她,她将會在下一個黎明化為海上的泡沫,永遠消失。
而海族則是令人畏懼的魔物,将海底的暴行如同漣漪般擴散,将不幸帶到了更深遠的地方。
毀滅另一群人生,是否會感受到痛苦呢?
他們變成魔物之後,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
随着一個又一個人任務失敗,化成魔物,這些魔物形成的地方,如同幽暗海面上的浮标。
浮标能測量波高,測量風速,即是海洋中的GPS,通過錨鍊固定在水底。通過一個個浮标,漂泊不定的靈魂有了導向,能去向他們該去的地方。
這個新天地中轉站,将與冥界、地府無異。
在這個世界死掉的人,也能夠去黑潮那個世界。
---------------------------
分割線
注:
花汁任務取材-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
詩歌引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天災/詩歌引用-莎士比亞《暴風雨》
浮标引路有差别于《穿進賽博...》的錨點理論,GPS、導航儀、指南針、方向感等等是我全文的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