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林管家楞了下,頗為疑惑的樣子。
“對。”張瑛點點頭,以防因叫法不同而造成認知誤差,便形容起來:“形如雞卵,皮黃肉白,蒸煮皆可,但食之平淡無味①。”
林管家聽了,有些恍然大悟:“姐兒這般說,倒是有點像土芋。半年前,老爺的友人從嶺南那邊托人送來幾筐,說是土芋,來給老爺嘗嘗鮮。但個頭頗小,隻是水煮,老爺吃了個,說沒味,便不再吃,現還放在地窖裡頭。”
聽了這話,張瑛喜的一拍手:“就是這土芋!”
“姐兒可是愛食這土芋?”林管家看張瑛有點喜不自勝的模樣,有些忍俊不禁。
“土芋可不隻有蒸煮,做好了味極佳。”張瑛站起身,看着眼前這一大片土地,有種将要做大事的豪邁感,“林管家,這一畝地的稻谷,可收多少?”
“這田好,風調雨順時,這一畝歲收上3石。”說起這個,林管家語氣裡滿是自豪,“這一帶,也就咱們府中田中産出最多。”
3石?
張瑛立馬在心裡換算起來,這一石按95斤,也就285斤的産量。
這樣的産量不算很糟糕啊......
“林管家,佃戶需交多少租子?”張瑛又是一問。
林管家回:“租子六成,近些年世道亂,老爺心善降了一成,前頭大戶唐、雲兩家可還是七成。”
聽了這些,張瑛不在心裡歎道,這時代普通百姓活得艱難。
聯想起之前路上所見流民,她心裡有些不好受,若不是真活不下去,那些流民也不至于這般......
“姐兒?”林管家見張瑛有些發愣,喚了一聲。
張瑛歎了聲,将心裡的不忍收起,揚起笑來,說:“林管家,現如今一畝歲收3石,但若是換成土芋,可達10石。”上一輩子,土豆的畝産可不止這些,最低也能到16石以上;但考慮現在時代不同,又無現代的耕作方式、肥料等因素,她便隻說了10石。
但這也是往少了說,若是由她來指導打理,絕不止這些。
畢竟,她也做了好幾年村官,與田地打交道的經驗可不算少。
“10、10石?!”林管家驚住,雙眸瞪得極大,随後似乎想到什麼,收起震驚神色,正想說什麼時,張瑛比他先開口。
她好似看透了林管家的想法一般,笑得有些意味深長:“林管家是不信對吧,覺得我在胡言亂語。”
這般明晃晃的挑出來說,讓林管家有點尴尬的幹咳了聲:“姐兒說笑了。”這話也不知是指張瑛之前那句話,還是其他。
“我知曉。”張瑛擺擺手,抓了土的手黑乎乎的,她滿臉不在意,卻又胸有成竹,“任誰聽了這話都會覺得好笑,不信很正常。”
林管家聽此,本想安慰幾句姐兒心善,但這收成3石就已是極好之類的話時,就又聽張瑛說:“說出來,人們不會信,那不如做出來好了。”
說完這話,她扯了田埂上的一根狗尾巴草,腳步輕快的跑向馬車那邊。
跑出一段距離,卻不見林管家跟上,張瑛回頭笑:“林管家,快些,我要回去找祖父。”
林管家無奈,連忙跟上,苦笑着問:“姐兒,真是動了想種土芋的念頭?”
張瑛踩着踏闆鑽進馬車裡,轉過身來撩開車簾,朝坐在外頭的林管家說道:“林管家是覺得我這念頭不可取是麼。”
還真是。
但想到姐兒正得寵,老爺還真有可能空出一塊田來給姐兒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