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念淮怒吼道,“姐!你怎麼這樣?!那是獵獵給我的!”
周家姐姐及時捂着耳朵,等周念淮不炸毛了,才将手放下來,手一伸,注視着周念淮,輕聲說:“給不給。”
周念淮從小被哥哥姐姐壓制慣了,害怕地咽了咽口水,說道:“我給,我給還不成嘛。”
周家姐姐美滋滋地咬了一口牛肉幹,有些遺憾地說道:“要是你沒有亂說話,将獵獵給惹毛了,多好啊。姐還指望着靠你明天早上吃上一頓美味的早飯呢,都怪你這個弟弟不給姐争氣。”
說到最後,周家姐姐飽含怨念地斜了周念淮一眼。
周念淮:“……”
周念淮不敢說話,隻能恨恨地咬着嘴裡的牛肉幹。
申雲骊和喬向平看似風平浪靜,寵溺孩子的背後,實際上在申明瑚沒從鄭州回來之前,他們就緊急商量、讨論過了。
申雲骊想讓申明瑚不再上學了,學校教授的知識也就那樣,大部分在上一些活動課、思想課,而且申明瑚聰明至極,她要是想學,在家自學也可以學會。
申雲骊對高中各科課本上的知識點不說了如指掌,也能說個大概出來。她認為申明瑚以後工作了,完全用不上這些知識一點。
申雲骊可以說是個熱愛知識,熱愛學習的,她不僅自己熱愛,對手底下帶的年輕醫生,不是對他們說,如何時候不要放棄學習,還鼓勵和幫助他們多去進修、别的醫院學習。
但她是萬萬不能冒着失去申明瑚的風險,把申明瑚再放在學校,跟一群熱血、沖動、不谙世事的小年輕整天待在一起。
太危險了,她可以流血流汗,甚至是犧牲個人生命,但在申明瑚上,她希望申明瑚可以過一種無憂無慮的和平生活。
她整日穿着軍裝,但從來沒有讓申明瑚也穿上的念頭,從來沒有過。
她也不擔心這個,以為申明瑚看起來對當兵沒有任何的興趣和執念,不像别人家的孩子,從小就嚷着要去當兵,一到年齡,馬上迫不及待進了部隊。
大人們逗她,問她長大後想幹什麼,要不要像媽媽一樣當個軍醫,申明瑚都是撅着小嘴巴,心思飄忽地回答,不知道,或者是長大以後再說吧。
學校也布置過不少次,類似“我的理想”、“我将來要成為……”、“我長大後要幹什麼”的作文,申明瑚在作文裡都是寫的天馬行空的。
……也許我長大後要當一名農民,一個工人,或者是一個學生,也許什麼也不成為,我還是我自己,申明瑚一出生就成為了申明瑚,不需要再成為什麼。……
喬向平不同意申雲骊這樣做,女兒這麼小,不上學回家能幹什麼,去上班人家都不收。要是待在家裡,沒人看管,也沒有事情做,她更是要上天了!
他想要把申明瑚送到鄉下奶奶家去,申明瑚很親近奶奶,一定會願意去奶奶家生活幾年的,等她夠十六歲了,再馬上接她回來,找一家單位上班。
對此申雲骊強烈反對,再親近奶奶又怎麼樣?能親過爸爸媽媽,讓女兒離開自己身邊,還一去就是三年,她絕對不會允許的。
奶奶再好,但也是老人了,申明瑚要是去鄉下,沒有同齡玩伴,難道整天跟老人待在一起?再說了,除了她奶奶,喬家那一大幫子人,有誰是真正喜歡她女兒的?
盡管有老太太壓着,他們不敢偏心,她和喬向平也可以補貼,但鄉下就是鄉下,比不上城裡,何況還是和吃喝玩樂一應俱全的大院比較,那純粹是讓申明瑚去吃苦。
兩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讓誰。喬向平對他家裡人那麼信任,覺得他們會照顧好寶貝女兒,申雲骊氣得不行,将他掃地出門,讓他去書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