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一月份,縣署發布了今年縣試的考期。
此時範愚的試帖詩已經能拿到95分,四書題的作答則是到了98。
雖然還是對系統的評分标準感到疑惑,但範愚不得不承認,四書題與試帖詩的打分确實給了他一點信心。
至于隻有次覆一場中需要考到的律賦,範愚是和試帖詩一道開始學的。
當時一心顧着學四書,連試帖詩都險些被他遺忘,律賦便更不用說了,還是在先生的提醒之下才想起來。
和試帖詩有背了不少的基礎不同,臨時開始學律賦的時候,範愚還以為要來不及參加這場縣試。
已經做好了再晚一年的準備,但卻忽然得了助力——
律賦總歸和聲律有關聯,系統中2級族學的經營竟然同樣能夠幫到範愚。
隻是匆忙開始學,律賦所占的比重小又導緻範愚少分配了一些精力在這上邊,最後的效果因此便算不上多好。
等到考期公布之時,系統的打分才堪堪提升到了89,離能被算作優秀的90都還差一小步。
好在縣試三場考試也隻考一篇,隻要不是太拖後腿,并不會對最後的結果産生太大的影響。
雖然一直被同窗捧作“族學下一位案首”,範愚自己還是清醒的。
他的志向不算遠大,最後考中個秀才就很滿意了,對着第一名倒沒有什麼執念。
放到縣試上,目标就隻是想穩穩當當通過三場考試,拿到參加府試的資格而已,
志向不高,系統給的打分又還算不錯,再加上有上一年旁觀祝赫參加縣試的經曆在,範愚對縣試的流程算得上熟悉,倒沒有和大部分考生一樣覺着過度緊張。
到縣署禮房報名之前,範愚照着上一年範有甯的提醒,特意去了一趟宗祠。
幸好範氏是個還算大的宗族,家譜向來記得一清二楚,這才沒讓範愚被縣試報考的第一關,報名時需要填寫的親供給卡住。
順利報完名之後,還剩下一個月的時間來給範愚做最後的準備。
時間算不上有多寬裕,畢竟律賦離着優秀還有一點點距離。
範愚雖然因為系統的打分有了點信心,但還是想要穩當一些。
為此,他幾乎把全天的時間都拿來專攻縣試要考的三塊内容了。
早課被拿來反複背誦四書,上午先生給分别授課的時間則是用來再練幾道四書題,範愚想在下場考試之前将占比最大的四書題練到系統給的滿分為止。
匆匆用完午餐,顧不上休息,就回到課室裡頭開始學試帖詩。等到下午衆人都開始習字,範愚則将寫大字的功夫拿來練最拖後腿的律賦。
好在因為系統一直給投映出字帖以供臨帖的緣故,範愚的字已經寫得很不錯,隐約可見些風骨了。
而先生固定講授律法的時間,則成了一整日裡頭範愚難得得空,能夠略微休息片刻之時。
夜裡頭原本秉燭夜讀的時間,也被範愚拿來背誦,在心裡頭輪流默背系統資料庫裡的名篇。
為此,範愚還留下祝赫一人在燭火邊苦讀,自己則是轉到了被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