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見劉若蘅身體有點微微顫抖,似是心情過于激動,不由得勒停馬匹,擔憂地扶住了她的肩膀。
誰知道這麼一停下可不得了了,遠處的人馬上蜂擁上前,遠遠看過去,着實壯觀不已。
劉若蘅平靜下來後,見那麼多人圍上來後都吓了一跳。
随即她失笑地對朱佑樘說:“你這三皇子做得也算是稱職了,解救了那麼多的百姓。”
這是她故意這麼說的,兩人雖然靠得很近,但她的音量一點也沒放低,以至于稍近一點兒的人都能聽到她說的話。
她可沒忘記還有那麼個培養一代明君的任務呢,雖然感覺她并沒有做到什麼培養朱佑樘的事情,但要想成為一代明君,百姓們的擁護還是很重要的。
拿回了延綏,解救了這麼多人,她可不能讓朱佑樘成為無名英雄。
果然延綏百姓中就有人聽見了這句話:“什麼?竟然是三皇子!”
“三皇子真是個大好人啊!”
“天呐,他竟然為了我們以身犯險。”
聽着周圍人讨論的聲音,劉若蘅心裡滿足極了,如果此時有那種遊戲中計算聲望值的東西,那肯定會猛猛漲。
朱佑樘眼中情緒難明:“是嗎?但我覺得都是你這個蘅公子的功勞。”
這話一出,把周圍人的目光都吸引向了劉若蘅,劉若蘅的身體一僵。
劉若蘅的手悄悄掐上朱佑樘的腰,使得他悶哼一聲。
這是在說什麼呢,明明是他做的更多,把功勞推給她算怎麼個事?
但無論如何,朱佑樘的話已出口,延綏百姓們已經竊竊私語議論起來。
“蘅公子?蘅公子是誰?”
“看三皇子跟她共騎一乘的樣子關系應該不簡單。”
“有可能是三皇子的謀士。沒聽三皇子說嗎?救我們是蘅公子的功勞。”
“這蘅公子這麼厲害啊!”
“蘅公子真是心善,三皇子得他效力應該也是個心善之人。”
普通老百姓們最是樸實,誰對他們有恩,他們就記在心裡。
好在她與朱佑樘相當于是綁定了的,就算是誇贊她也會聯想到朱佑樘,這讓劉若蘅心裡松了口氣。
延綏百姓實在太過熱情了,他們好不容易才擺脫掉他們,與他們辭行。
兩人停在一處空曠之地,面面相觑了一會兒,雙雙笑開了。
——
時隔多日,劉若蘅和朱佑樘終于再次踏在京城的土地上。
可惜他們還沒來得及感慨一番,就馬不停蹄地進宮了。
這一路上的所作所為瞞不了皇帝,也瞞不了朝廷的人。
朱佑樘身邊出現了這麼一位能人恐怕早就傳遍朝野上下,所以劉若蘅也得一起進宮,不然一回京就消失不說朝中其他人,就連皇帝也會追查到底的。
但劉若蘅還是很擔憂,她現在的身體可不是劉健之女,是沒有任何身份證明的,這可怎麼辦?
朱佑樘看出了劉若蘅的擔憂,開口道:“我已經着人為你辦理了路引,而且就算是有人查你的黃冊,也不會有人發現任何異常。”
黃冊相當于明朝時記錄每個人法定戶籍身份的核心檔案,是一個人身份的主要依據,而路引則是由官府簽發給百姓的出行憑證。
劉若蘅沒想到朱佑樘竟然考慮得如此周全,這恐怕在她以人的身份長期跟在他身邊的時候,他就着手準備了,就為了這麼一天的到來。
果不其然,到了大殿上,行過禮後,皇帝并沒有對她的身份提出質疑,而是直接開口就道了她的名字。
“劉蘅,聽聞你是孤兒,在樘兒遇險時救了他,才得以待在他身邊?”
說來也怪,朱佑樘竟然能剛好找到這麼一個合适的身份,此人叫劉蘅,與她的名字隻差了一個字。
聽聞是在一場洪水中喪生了,現在劉若蘅頂了他的身份,也可以對外說是被人救了。
還是個孤兒,平時也獨來獨往,别人對他了解得不多,也不怕有人會突然冒出來揭穿她,這簡直是非常适合她的一個身份。
聽到皇帝這麼問,劉若蘅嘴角抽了抽,腦袋垂得更低了。
就是朱佑樘編的他們相遇的謊話在她這個現代人看來,實在過于俗套了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