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靖,"她輕聲喚道,"上海音樂學院的事......"
"去吧。"文靖的手指輕輕按在斷弦處,"我會在黃浦江邊也找個這樣的秘密基地。"
劉姿搖頭:"我是想問......"她深吸一口氣,"要不要一起開個大師課?你教即興創作,我教古典技法。"
文靖愣住了,油燈的光在他眼中跳動:"校方同意嗎?"
"管他們呢。"劉姿學着他慣常的語氣,"錯得漂亮比教得完美更重要。"
月光從集裝箱的縫隙滲進來,與鲸油燈的光交融。在這個由鏽鐵和舊夢構築的秘密空間裡,兩顆流浪的心終于找到了停泊的港灣。斷弦的鋼琴不再完美,卻奏響了最真實的樂章——關于傷痕,關于重逢,關于所有未盡之言終将訴說的未來。
集裝箱的鐵門被猛地推開,刺眼的陽光照進來,劉姿和文靖同時眯起眼。
"我就知道!"小雨舉着相機站在門口,金發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你們倆果然躲在這兒!"
劉姿下意識從琴凳上站起來:"你怎麼找到這裡的?"
"拜托,"小雨翻了個白眼,走進來環顧四周,"我跟蹤文靖拍紀錄片都三年了,他那些秘密基地我比你還熟。"她拍了拍鋼琴,"這架破琴居然還能彈?"
文靖無奈地搖頭:"你來幹嘛?"
"當然是來拯救你們。"小雨從背包裡掏出一沓文件,"看看這個。"
劉姿接過文件,是一份音樂節企劃書——《邊界與回聲:古典、即興與影像的三重對話》。主辦方赫然是上海音樂學院和柏林藝術大學。
"這是......"
"我策劃的。"小雨得意地挑眉,"劉姿回國任教,文靖負責即興創作工作坊,我負責全程紀錄片。"她指了指最後一頁的預算表,"贊助商都談好了,就差你們點頭。"
文靖和劉姿對視一眼。這個企劃幾乎完美解決了他們所有的顧慮——不必分開,不必放棄各自的音樂理念,甚至還能把小雨也拉進來。
"你什麼時候開始準備的?"劉姿問。
小雨狡黠一笑:"從你們在柏林吵架那天。"她打開相機回放,屏幕上正是文靖摔門而出的畫面,"我當時就想,這兩個固執鬼遲早需要有人推一把。"
集裝箱裡陷入短暫的沉默。遠處傳來貨輪的汽笛聲,混着江水拍岸的聲響。
文靖突然拿起吉他,彈出一段輕快的旋律:"所以這就是你一直跟着我們的原因?"
"不然呢?"小雨架好三腳架,"你們倆的故事可比我的攝影展有意思多了——天才少女和問題少年,分離與重逢,古典與即興......"
"停,"劉姿笑着打斷,"我們沒那麼戲劇化。"
"才怪。"小雨按下錄制鍵,"現在,對着鏡頭說你們願意。"
文靖看向劉姿,手指在吉他上輕輕敲着他們高中時常玩的節奏暗号。劉姿微微點頭,走到鋼琴前坐下。
"沒有排練?"文靖挑眉。
"需要嗎?"劉姿的手指已經落在琴鍵上。
小雨的鏡頭裡,鋼琴與吉他的聲音在集裝箱内交織。起初是試探性的對話,漸漸變成默契的呼應,最後彙成澎湃的合奏。斷掉的琴弦不再礙事,反而成了獨特的音色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