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演員會真情實意地投入到角色中,将自己與角色融為一體,體驗對方的喜怒哀樂和跌宕起伏。
但很多時候,即使是親身經曆過,可演員自己都無法預料到成片的最終效果。
同樣的一句台詞,經過後期巧妙修飾和剪輯後,可以完全呈現出不同的意味和效果,甚至是偏離演員原本的表演目的———這也是一些劇組會被影迷粉絲讨伐抗議的原因。
《泰坦尼克号》的拍攝和特效分不開。
觀衆看起來宏大無比、引人入勝的場面,對演員來說更可能是綠幕背景下拍攝的,這極其考驗演員的專業度。
更何況,卡梅隆是一個連大西洋海水的溫度都不願意以常溫代替的人———對現場的要求隻會更加嚴苛。
瑞凡覺得自己并不是一個害怕吃苦的人。
年少時,他就和兄弟姐妹跟着父母過嬉皮士般的流浪生活。後來因為興趣和生計,他又進入了好萊塢成為演員,挑戰不同的角色,去體驗各種精彩紛呈的人生。
痛苦也是人生的養料。
隻是,也許是和琳賽在一起,現在回憶起這段坎坷的拍攝經曆,他竟然覺得無比幸福。
人真是奇怪的生物,他想。
-
随着燈光變暗至熄滅,現場的一百多号人都看向大熒幕。
開頭是潛水器的視角。
在幽深的大西洋深處,鏽蝕的沉船殘骸被潛水器燈光照亮,魚群穿梭于斷裂的船體間。
而後在快速剪輯的曆史閃回下,觀衆從現實中被引入到回憶裡。
1912年的四月,這艘承載着“永不沉沒”美譽的豪華客船從南安普頓駛向紐約。
在熙熙攘攘的遊客和熱鬧的甲闆處,英俊的年輕男人神氣地從幾個遊客手中赢得了去往自由港的船票。
“嘿大家,我赢得了船票!我要去紐約了!可别沮喪,放心好了,我會替你們把紐約遊曆遍的!”
這個對未來無限向往的年輕小夥歡呼着朝檢票口跑去。但很快,他的視線就被一個格外美麗的身影吸引。
甲闆上,一個有着美麗面龐的貴族少女,目露悲傷地望向遠處,海風吹起她的發絲。
也許是因為天際的夕陽和她的發絲幾乎要融為一體,傑克怔愣住了。
不經意間,兩人的視線交錯。
意氣風發但口袋裡幾乎拿不出十英鎊的少年心裡十分好奇,在這艘每個人都洋溢着喜氣和歡笑的大船上,年輕美麗的貴族女孩為什麼憂傷呢?
卡梅隆不愧是講故事的一把好手。
随着鏡頭的推進,現場的觀衆都随着這兩個鮮活年輕的生命,沉浸在結局注定是悲痛的故事中。
傑克擁着露絲立于船頭,鏡頭從船尾俯拍,兩人如剪影般展開雙臂,仿佛即将墜入海中。
在夕陽将海面染成金色時,他們歡快地跑進擁擠的三等艙内,随着手風琴和提琴聲起舞,木質樓梯、煤油燈、挂滿香腸的天花闆、散落的廉價紅酒杯出現在畫面中。
而後鏡頭又轉到上等艙内,豪華的裝飾、漂亮的水晶器皿、珠寶和華服、寬大的宴會廳......
但好景不長,很快悲劇發生。
船體斷裂,傾斜的甲闆與扭曲的金屬結構以大廣角呈現,配合慢鏡頭捕捉乘客墜落的驚恐表情,海水湧入的湍流透過鏡頭帶來濃烈的窒息感。
......
對福克斯影業的高層來說,一部電影能讓他們能聚精會神地觀看超過三十分鐘已經是不易。
但是,随着時間的流逝,現場沒有任何人覺得不耐。
雖然,三個小時的電影時長對于人體膀胱來說,是在是個不小的挑戰。
坐在觀衆席上,碧翠斯的目光緊緊盯着熒幕,心裡開始後悔起來自己剛才為什麼要喝那一杯咖啡。
該死的,她為什麼非要點那一杯卡布奇諾!
腹部的腫脹提醒她,是時候跑一趟廁所解決生理問題了。
可碧翠斯實在是不願意錯過這個電影的每一個畫面。
老實說,碧翠斯并不是這部電影裡任何一個人的粉絲。
如大多數的美國女孩一樣,她更偏愛陽光爽朗、英俊帥氣的男演員。
瑞凡-菲尼克斯的形象總是帶着些憂郁和神秘的氣息,讓人必須十分耐心,才能安靜下來去欣賞他诠釋的故事。
至于這個熱門的女主角琳賽-霍克,碧翠斯覺得自己連路人粉都稱不上。
漂亮的女孩子在視覺上總是讓人心情愉悅的——但也僅此而已。
她長相平平,是丢在人群裡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女孩。因此盡管身邊的女性朋友都在談論這對好萊塢的金童玉女,碧翠斯也隻會表現得并不感興趣。
“是嗎?我沒怎麼聽說過。”
“好吧,真不明白那些新聞雜志為什麼要盯着他們。”
“不過是足夠幸運,有一張特别漂亮的臉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