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纾有一個秘密,她有一個深愛的人。
在謝纾13歲的時候,她對季桐一見鐘情了。
彼時季桐剛剛獲得金像獎影後,她站在領獎台上歪着頭微笑,眼裡漾着璀璨的星光。她捧着獎杯,笑容明媚,像那午後的陽光一樣,溫暖又耀眼。
13歲的謝纾站在電視機前,怔怔地看着屏幕,她在心裡想着:怎麼有人會笑得那麼好看呢?怎麼會有這樣漂亮的一雙眼睛呢?
而後,她聽見了自己震耳欲聾的心跳聲。13歲的心髒在胸腔裡橫沖直撞,撞得她頭昏腦漲。周圍的一切聲音都仿佛遠去了,她的腦海中隻剩下一片嗡鳴。
謝纾想:她完了。
愛上這樣遙不可及的一個人,她完了。
為了夠到那顆遙不可及的星星,謝纾拼命地奔跑。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你努力就會有結果的。
盡管她16歲就提前考入名校,盡管她在17歲這年就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作家,可她終究是追不上命運的腳步。
季桐早已嫁作他人。
難過嗎?遺憾嗎?
好像都有一點。可更多的,還是希望她幸福。希望她所遇良人,希望她平安順遂。
季桐結婚的那一天,16歲的謝纾在自家後院放了一夜的煙花。
她曾天真地以為,時間終會沖淡那份執念。可當歲月流轉,她才驚覺,13歲那個午後跳動的光影,那幾乎要撞碎肋骨的心跳,從來都不是年少輕狂的悸動。
那是命運手持着烙鐵,在她靈魂最深處燙下的印記,會随着她每一次的呼吸而隐隐作痛。
謝纾15歲那年,季桐與當時的頂流秦望舒合作出演了一部堪稱當時現象級的爆款雙女主電視劇《月下梧桐》。
季桐在劇中飾演的世家大小姐總是一身素白長衫,金冠束發,腰間懸着的那把碧玉長笛格外引人注目。
這把通體翠綠的玉笛不僅是她的貼身之物,更成了角色最鮮明的标志。其中最著名的場面就是那幕月下吹笛的經典鏡頭。
她獨坐飛檐,皓月當空。一襲素白長衫在夜風中獵獵作響,衣袂翻飛間宛若谪仙臨世。
這一幕不知道迷倒了多少觀衆,成為了各大網站視頻剪輯的經典素材。
而秦望舒飾演的公主則颠覆了傳統公主的形象,手持長劍,一襲紅衣獵獵。
這兩人都是女扮男裝,卻又互相對對方暗生情愫。可當公主得知季桐女兒身的身份時,秦望舒将一個驕傲少女的崩潰演得淋漓盡緻。
秦望舒摔碎玉笛的鏡頭成了年度名場面,飛濺的玉屑劃過季桐臉頰時,那滴要落不落的眼淚讓無數觀衆心碎。
《月下梧桐》一經播出便火遍全網,季桐與秦望舒的精彩演繹讓“月季cp”成為國民cp,其火爆程度斷層第一。
這部劇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兩人的精彩演繹,更多的是它引發了觀衆對性别認知和自我認同的思考。
從那以後,關于“同性戀情”的讨論開始突破小衆圈層,主流媒體也逐漸正視這一話題,各大社交平台上關于性别平等的讨論也日趨理性化。
而季桐卻也因此獲得了“老公姐”的稱呼。收獲了大批女性粉絲,年齡涵蓋老中青少,一時間,季桐成為了全網女性最想“嫁”的那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