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鼎之失落的離開天啟城,他本決定回南訣勤加修煉,待功法大成後再回到天啟,卻在路過姑蘇城外寒水寺的時候停了下來。
他修煉魔仙劍之後此時已入逍遙天境,但他也發覺了魔仙劍的負面影響,剛好寒水寺有一個唠唠叨叨的老和尚,念的經說的話有幾分作用,葉鼎之便在山下搭了一間草廬,在此修行。
而司羽,在清理一番朝堂之後,看着占據高位之人又開始争權奪利,故态複萌,心生厭煩,便把天啟城中事務繼續交由弟子監管,自己回到了丐幫。
她陪着老頭子度過最後的幾月時光,看着他壽終正寝,在司羽不停輸送内力之下也算無疾而終。
丐幫老幫主風光大葬後,司羽簡單辦了即位儀式便對外宣布要為老幫主守孝三年,漸漸淡出江湖衆人視線。
而她在這之後便閉關半月,成功邁入半步神遊。随後便悄悄召集幫内習武天賦高者,對他們指導指點,助其破鏡,提升丐幫整體實力。
因司羽建立丐幫之初定下的規矩,丐幫分舵多安排建在山林中,辦事處才開在城裡,是以其他人根本不清楚丐幫的真正實力。
司羽在天啟城的見聞讓她改變了自己的策略,雖然仍暗中支持蕭若風,卻不再把希望寄托于皇族的良心上。
也因為朝堂諸君的所作所為,讓她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由得擔心丐幫弟子中是不是也有屍位素餐的。
于是司羽便在教導之外的閑暇時間抽調人手,明查暗訪,将丐幫上下整頓一番。
因丐幫過去的定位,弟子們多奉行儉樸,但總有人喜愛享樂,司羽思索良久,決定将丐幫進行拆分。
愛行商愛享樂的去組建商行,隻想過安穩日子的便退下來耕種成家立業。
也有人想要出名、成為大英雄,司羽便以原來的情報機構為藍本,組建江湖刑堂,既從衙門裡接懸賞任務,還承接替人查案、尋人、報仇等任務。
而丐幫則依舊專注于幫助廣大乞丐們找到立身之本,哪怕實在腿腳不便隻能乞讨度日,也能享受丐幫弟子定期巡查診療。
丐幫的沉寂影響不了天啟城越發焦灼的奪嫡争鬥。
盡管蕭若風一再向兄長傾訴自己并無争位之心,但他在百姓心中的口碑、身邊聚攏的有識之士、蕭帝的寵愛,無一例外都紮在蕭若瑾忍不了的命脈。
直到蕭帝在龍封卷軸上寫下蕭若風的名字,徹底點燃了蕭若瑾的怒火。
不過這件事發生在幾年後,暫時不用多思,司羽近段時間在處理江湖刑堂和暗河的摩擦。
暗河是江湖上有名的殺手組織,無人知道他們與蕭氏皇族也有關系。
用一句話來解釋,那就是他們是皇族留在江湖上的影宗。
但司羽不知道啊,她對暗河一直無感,畢竟暗河因為補充人手問題,常年在外面搜羅年齡合适的孤兒,把他們帶回去,教他們殺人手段,再跟養蠱一般決出優勝者,賜予他們蘇、謝、慕姓。
這不正跟滿江湖收羅孤兒的丐幫對上了嗎。
不過因為丐幫弟子此前武功不高,暗河的動作根本沒辦法全部狙擊。
但江湖刑堂的成立,讓有些家人被暗殺的人找到了希望,在此高額懸賞,以求報仇雪恨。
總有人不怕暗河,便跟他們對上了。
司羽一直覺得,殺手的錯沒那麼大,他們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持刀人才是主謀,想要報仇就要找真正想害他們的人。
可暗河不會把主顧名單洩露,他們找不到真正主謀,自然把恨意轉嫁于暗河。
若是江湖刑堂在司羽的監管之下,可能不會接這種任務,但司羽沒那麼精力大包大攬,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也是正常。
司羽沒有責怪他們,但跟暗河對上卻讓她很頭疼。
丐幫收集江湖情報這麼多年,關于暗河還是知之甚少,它是一個極為神秘的暗殺組織,成員出任務多用代号,若不是還有百曉堂年年更新殺手榜,普通江湖人可能連他們有哪些殺手都不知道。
不過具司羽所知,暗河修為最高的應該隻是大逍遙境,當然不排除有隐藏更深的,但肯定不曾入神遊玄境。
畢竟世人可是把入了神遊玄境的人都當做仙人了,甚少有人能經得住寂寞不去享受這偌大名聲。
所以在江湖刑堂與暗河的摩擦日益嚴重,且有逍遙天境下場之後,司羽便以江湖刑堂堂主之名,邀暗河當家人——大家長于天啟城外太白山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