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琈和寶钗年長,所以二人訂親的流程在黛玉和寶玉之前,薛姨媽也早早吩咐薛蟠将京裡的宅子收拾出來。
這天,是賈琈去薛家提親的日子,府裡早早便燈火通明忙碌起來。
賈琈昨日激動了一夜,熬到清晨,邢夫人派人來時,他已經梳洗完畢。
邢夫人再次确定自己兒子會娶了媳婦忘了娘,二人随意吃了點東西,便一齊去同賈母請安。
林如海先前自薦做了賈琈同寶钗的媒人,今日事忙,所以昨天就歇在了賈府。
早起随賈母用了飯,又檢查了一遍提親的信物,确定好昨日挑選出來的大雁還是活蹦亂跳的,其餘茶、酒、綢緞等吉祥物也齊備了,同賈政去回明賈母,方領着賈琈等賈家子弟往薛家來。
薛家在京的長輩隻薛姨媽同寶琴之母兩個長輩,薛蝌是堂弟,薛蟠又不靠譜,于是請了王子騰過禮。
賈琈等人來至薛家,王子騰代薛姨媽領着薛蟠和薛蝌在正堂接引衆人,互相說了幾句套話,收下了贽禮。
林如海作為媒人誦祝詞曰:
天作之合,地配成雙;
月老牽線,鸾鳳呈祥。
今有賈府郎君,詩禮傳家,才德兼備;
薛家淑女,溫婉賢良,蘭惠之質。
兩家結秦晉之好,永享福壽康甯;
新人效琴瑟和鳴,共譜地久天長!
念畢,薛家将寫有寶钗姓名、生辰八字等信息的紅紙裝入金漆木匣中交予林如海。
賈政也代賈赦将賈琈的庚帖交給王子騰。
如此方禮成,林如海作為媒人又将庚帖護送至賈府祠堂。
供奉三日後,請了欽天監退任官員推算二人八字。
蔔得吉兆,林如海攜蔔辭去告知薛家,賈琈在賈政帶領下至祠堂祭祖,焚香禀告婚事得吉,并書寫婚約于紅綢。
告祭宗廟後,賈府衆人又帶着金簪、玉镯、喜餅等信物去薛家下定小聘。
薛家也已請人合了八字,又收到林如海帶來的蔔辭,于是收下信物,回贈了文房四寶、寶钗親手做的冠帽等物。
互相見完禮,雙方才在林如海見證下簽署婚書:
乾建坤順,陰陽合德;兩姓聯姻,一堂締約。
今有丹陽郡賈家公子琈,憑媒問名于丹陽郡薛家之閨秀寶钗。
蔔筮協從,龜蓍允吉。謹循古禮,虔告宗廟。
蒙天地垂鑒,先祖福蔭,占得鳳凰于飛。
茲特遣使,敬緻微儀,奉書納吉,永結朱陳。
願琴瑟在禦,百年靜好;瓜瓞綿延,世代昌隆。
至此,婚約初成。
雙方定下納征日期,各自回府,賈琈到這一步還沒見到寶钗。
但他現在沒時間糾結這事,因為先前絞盡腦汁研究東西同永昌公主換的玉還沒送來,正想着要不要派人去催,華芝便登門拜訪。
因是公主府的人,賈母親自接見了,聽說她要見賈琈,有些不樂意,議親這種時刻,孤男寡女怎好見面,且先前京裡就有公主至今未婚是因為賈琈的流言。
待華芝說明來意,知曉是賈琈拜托公主尋的東西到了,怕是什麼重要的物品,賈母不好阻攔,便命鴛鴦親送她去大房。
賈琈已經等得望眼欲穿,見鴛鴦領她來了,忙問:“東西完工了?”
華芝看了鴛鴦一眼,模糊着回道:“前天完工,昨日通過檢驗了。”
鴛鴦隻當沒看見,謹遵賈母吩咐,行禮後就垂眸立在旁邊。
賈琈知道賈母是在提醒自己要避嫌,鴛鴦不是會亂傳的人,且明日就要下聘,也不怕洩密,回道:“不妨事,東西運來了?”
華芝見他不像先前那樣耳提面命要保密,便讓人用拖車将東西運進來。
那物品高約一米,上面覆着紅綢,賈琈上前兩步揭開紅綢,露出裡面玉石雕的山巒,山間還刻出青雲升騰之景,上面似乎還有一句詩。
鴛鴦隻會些賬本上的字,又離得稍遠些,沒看清詩句,但她從小跟着賈母,見識非一般人可比,一眼便認出這是一整塊和田青玉雕刻而成。
且雕刻工藝非同一般,技藝高超、細節精微,應是皇家工匠所刻,不提玉,單論工藝,價值怕是都比府裡備下的聘禮要高,不眠感慨琈三爺這般看重這門婚事。
賈琈并沒注意到鴛鴦的驚歎,他揭開紅綢後就一直在認真檢查有沒有瑕疵。
華芝見他查看得這麼仔細,無語道:“公主找了幾年方找到這般上乘的玉料,又吩咐工匠細細雕刻了幾年,工藝絕對差不了,不可能有差錯。”
“先前公主讓雕刻的是青山,後來要換我的東西才讓人改成青雲直上圖景,中途改的當然要仔細檢查。”賈琈抽空回道。
“不讓人查過哪敢給你送來。”華芝翻了個白眼,端茶喝着等他。
賈琈不語,仍舊仔細檢查,沒發現有問題,松了口氣笑道:“替我多謝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