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得了公主的吩咐,回縣衙便讓教谕起草文書開女子科舉。
教谕先前因不願與前縣令同流合污被排擠,探春代表公主接手府衙後便将他調來充當自己的師爺。
他雖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又見了探春等一衆精彩絕豔的女子,日常覺得比不上,但聽了這話還是被吓到了,忙勸說探春。
探春自然裝作不同意,府衙裡的人知道了,也紛紛來勸。
“我也覺得不妥。”探春歎氣道,“但你們也知道現在邊城在打仗,霜城要發展又要支援,人手根本不夠用,且這是公主下的命令,我如何能反對?”
若邊城失守,戰火怕就要燒到霜城來,世代住在霜城的衆人自然開不了口說不援助,但也無法同意開女子科舉。
探春見衆人沒話說,吩咐教谕盡快起草文書,揮退了聚集在這的人。
這事沒多久就傳了出去,各地鄉紳聽了,忙去勸谏公主,公主隻讓他們想辦法找人做事。
這些人自然舉薦身邊親友,公主讓探春出題考核。
讀書人都想着科舉入仕,看不上這等做雜事的位置,所以來考核的都是些讀書不成的,最後隻有幾個人合格。
成績一出來,這些人沒臉再勸,但也不答應開女子科舉,隻說胥吏能做的事沒必要開科舉。
僵持不下時,探春猶豫着道:“城内現在缺的是做事的人,不如由各部門出題,霜城各鄉鎮不論誰都能報名參加,能考上的便分配到各部門做胥吏。”
衆人見公主猶豫,紛紛附和探春。
公主借機無奈應了探春,并命她總管這事。
探春接了令,回衙門召集各部門的人來核定缺的人數、考題等,又讓教谕寫了招聘文書,命衙役背下來大街小巷地宣讀,還需特地說明要招女子。
城内外得了消息的人紛紛來報名,鳳姐先前就偷偷買了座宅子,等探春傳來消息,忙讓人宣傳自己的學堂,傳出可以等考上之後再分期還學費,一時學員紛至沓來。
但果然如探春所說,大部分都是女子來學習,零星幾個男子還是得了善堂恩惠,來捧場的。
不過無論如何,這事算步入正軌了。
鳳姐一邊安排來投奔的流民開荒,一邊開心地忙事業賺錢,探春則是因為招了太多人,被華芝圍追堵截。
這日,探春剛回完公主,聽聞華芝來了,忙告退。
沒想被堵在門口:“要躲到哪裡去啊?”
“那些人招進來都是有用處的。”探春解釋道,“再不招人我手下那些都要累死了。”
“不是不讓你招。”華芝咬牙道,“但你招那麼多幹什麼,現在每個月多的月俸都快頂上以前半年的了。”
探春喊冤道:“平日審案的、維護治安的、管理稅收的,最近還要人手運送物資、修建公共浴室,再加上農業、太醫、商部等要用的人,我已經夠克制了。”
“那你也不能隻顧着他們,不管我的死活啊。”華芝拉着她不讓走,“現在天冷了,寶钗又忙着建商會,霜城支出已經超過入賬了,你得給我想辦法。”
“你放心,我忙完這陣讓人去郭家村看看燒制玻璃的事。”探春安撫道。
“你什麼時候派人去?”華芝不依不饒,“前幾天你就說你已經派人去了,今天還沒動靜。”
“這就是我跟你說的缺人啊。”探春道,“現在實在抽不出人來,等忙完這陣就讓人去。”
“你别哄我。”華芝哼道,“再給你三天,沒消息了我就先扣着你這裡的月俸。”
探春聽了,急道:“這不合規啊,我這邊的人沒做錯事,你可不能亂扣錢。”
“我沒有扣錢。”華芝笑道,“隻是最近運轉不過來,先拖欠幾天。”
兩人正鬥嘴,就見寶钗待着薛蝌急匆匆進來。
“公主可在府裡?”寶钗一臉着急地問道。
“公主正同岫煙議事呢。”探春忙讓人通傳,又問寶钗道,“有什麼要緊事嗎?”
“京裡出事了。”
聽到這話,探春二人也焦灼起來,正要說話,就見宮女來請,幾人忙住了嘴往議事廳去。
進門行了禮,寶钗回道:“南方有災民起義,聖上派太子出征。”
永昌吓了一跳,忙問細節。
寶钗今日見了薛蝌才知,忙讓他細說。
薛蝌忙道:“四月南方水災,鬥城發生瘟疫,知府等人怕傳出去,命人封了鬥城,讓百姓自生自滅。再加上赈災銀被貪,周邊百姓怕自己也同鬥城一般,便反了。”
“四月發生的事?”華昌問探春,“衙門沒消息?”
探春忙回:“并沒收到消息。”
“回公主。”薛蝌道,“京裡得知消息後,太上皇命太子親自帶兵鎮壓,又下令封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