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六零年代,漠河,北京 > 第5章 大禍臨頭

第5章 大禍臨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趙家大哥沒問二平去幹什麼。

他心裡有數。

趙安華也覺得老支書今晚上來這一出,看着是有點不對勁。但是他還真不信老支書能有啥壞心眼,頂多是為了保自家弟弟,心裡着急,失了分寸罷了。

再怎麼說正德叔也不至于去害别人。

不說知恩圖報吧,至少無緣無故的,哪來這麼大恨意呢。

二妹子為自己家奮不顧身地出頭,這是值得誇贊的好事,但這麼深更半夜地冒險,回頭改天,得好好數落數落她。

要罵,改天。

安華打定主意,一等看見自家娘氣得急赤白臉地要拿鞋底抽二妹,他就連忙頂在前頭撐出個笑模樣來,讓娘打了他幾下出氣。

随着黎明的到來,這難熬的一天終于過去了。

趙正立的葬禮辦得簡單而隆重。

不單趙家坎村,整個漠河受過他恩惠的人不少,這些個人聽說趙正立意外身亡,都陸陸續續地來吊唁紀念。

雖說解放後各類舊風俗都成了封建迷信,但人情往來的事情總免不了招待應酬,于是安華作為家裡的成年男人擔起了外場的活,他娘領着兩個年長的姑娘安排喪事細節。

家裡每個人都撐出個精神抖擻的模樣,在忙碌中将悲哀藏在心裡。

但有件事,難為住了他們全家。

不是錢的問題。

正立棺木下葬的費用,哀悼告别花的錢,這都由公社承擔了。

家裡缺的是吊唁答謝宴席用的糧米。

漠河這幾年沒發生什麼大災大難。就算是在三年災害期間,這個祖國邊陲的小鄉村也沒發生什麼天災人禍。

這個地方隻有保證大家都餓不死的貧窮。

五幾年黑龍江就開始推廣肥料農機這些個現代農業設備,但也隻有農場兵團才有資格配置,漠河鎮上都沒一台拖拉機,就更别說趙家坎這個山溝裡的小農村了。

沒機械沒化肥,就單靠人力在山裡鋤地務農掙工分,每家每戶除了口糧之外,誰也沒半口多餘的吃食。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隻是錢的問題,正立媳婦把縫紉機賣了也不能丢了體面。可要是缺糧米,她再有本事也沒轍。

解決這個問題的,是公社支書趙正德。

老支書家裡也沒多餘口糧——他要真有富餘糧食也不敢拿出來,這是投機倒把的大罪過,他敢犯國家真敢把他當黑五類給斃了。

好在他們家兄弟多,人多就勢衆,各家省一點就很可觀。到最後正德兄弟們把幾家共有的豬給殺了,連豬崽一塊,送過去給正立家擺吊唁答謝宴。

除此之外,老支書還特意到村裡各家各戶造訪,舍出自己的臉面來,以他自己家為借主,求來了好些糧食。

當趙正德舉着三口袋高粱面,拉着兩頭大肥豬,親自送到正立家的時候,包括趙二平在内的全家人都非常感激。

那封趙正德天天挂在嘴邊的契書,也就随着體面的糧米肉,而再也不提。

趙二平是想過跟老支書再掰扯掰扯這件事的,結果從她娘到她哥,最後連家裡五小子都覺得她太刻薄,怎麼什麼事放她這兒,都會往最壞的地步打算呢?

平白無故地把人想的這麼壞,不好。

趙家二姑娘挨了數頓批評,隻得作罷。

其實她現在也沒心思多想趙正德的事情,除了喪父之痛以外,她更擔心的是自己娘。

從她爹出事之後,這麼多天來,她娘幾乎就沒睡過覺,睡不着,倒也是天黑就躺床上,隻不過睜着眼挨到天亮再若無其事地起來忙乎罷了。她娘還吃不下東西,單純沒胃口,這十幾天來老人家就算逼着自己吃,也咽不下一塊窩頭。

已經有好幾位嬸子偷偷提醒二平和她姐,要留神看着她們娘。

嬸子們說,人突然遇到事,容易想不開。

可生死這種事,除了讓時間去化解之外,怎麼能看得開。

寒冬十一月的大地凍得比鐵還硬,大小夥子拿鐵鍬猛砸都杵不開一個坑。就因為這個緣故,趙正立是在頭七的時候才下葬。

在農村來講,這個時間點雖然不能說晚,但也有點延誤了。趙正德就找着正立媳婦一商量,他花錢來給正立的戰友們發電報,吊唁答謝宴定在四七當天,這樣能給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騰出充裕的路上時間。

趙二平開始覺得是不是真的是她自己小心眼,也許是她聽錯了,人家支書不是她想的那個意思。

很快她就知道自己的直覺其實是非常準确的,隻可惜她年紀小沒閱曆到底還是進了人家的圈套。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省四//清工作組幾十人闖進家裡,逮捕了趙二平。

--

四/清運動:農村和城市的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運動,主抓幹部作風和經濟管理。63-66.5

在農村主要是清賬目、清倉庫、清财物、清工分。運動後期,工作内容擴大化了。

全國農村公社化:1958年提出,62年宣布在全國實現。實則各地公社制度建立進度是不同的,同理公分制度。

農村是人情社會,同一個制度在各地落實起來,效果迥異。

請注意:我國從來,注意是從來,沒實行過餘糧收集制度。這是咱正北邊那鄰居他爹當年幹出來的破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