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金姨娘回到汀蘭院裡,她仍有些面紅耳赤。
木姨娘正好抱了兒子來找雙胞胎姐妹玩。孩子們都坐在炕上,雙胞胎中的姐姐把玩具丢出去,木姨娘生的兒子就飛快爬動起來,撿着玩具後再爬回來,把玩具還給姐姐。然後雙胞胎中的妹妹把玩具丢出去,木姨娘生的兒子就繼續撿玩具還給妹妹。
金姨娘哭笑不得:“别欺負弟弟。”
木姨娘不以為意。她根本就沒覺得兒子被欺負了,瞧她傻兒子玩得多開心啊。
木姨娘原本想問金姨娘一句順利麼,結果看到金姨娘滿臉春/情……額,春意盎然……反正就是這麼個意思,木姨娘眉峰微挑:“看樣子太夫人果然喜歡你的手藝。”
“也喜歡你的。”金姨娘沒理會木姨娘的打趣,“太夫人給了賞,沒想着你在我這裡,你那份我叫丫鬟直接送你屋子裡去了。我實話實說你活計比我好,太夫人就送了一匣子珠子給你。别誤會啊,太夫人沒給你派活,就是叫你平日裡打發時間玩兒。”
那一匣子裡什麼都有,金珠子、銀珠子、貝殼珠子、象牙珠子、珊瑚珠子等等,而且也不都是車成了珠子形狀,還有其他造型。這有什麼用呢?比如木姨娘想要給孩子們做一雙鞋,就可以在鞋尖上點綴一顆珍珠。再或者木姨娘想要繡個荷包,可以挑小珠子攢成一朵花縫在荷包上。再還有木姨娘也擅長打絡子,可以用各種珠子來配。
對于一個手工愛好者來說,萬商這一匣子配件算是送到心坎上了。
木姨娘是個很有分寸感的人,不愛打聽别人的事。倘若别人主動說起,那麼她也會聽着,就隻是聽着,絕不會尋根究底往下問。她若生活在現代,絕對是職場上最受歡迎的那種同事。但在這個時代,她與人交往時顯得淡淡的,或許會有人覺得她清高而不近人情。
這會兒,木姨娘就沒問太夫人給了金姨娘什麼賞賜,為何她看上去那麼開心。她甚至考慮到金姨娘肯定有話要對心腹說,直接喊了兒子奶娘來,叫她用小包被把小主子裹好,這就打算回去了。
結果……沒能回去。
因為雙胞胎裡的妹妹嚎啕大哭。她比姐姐少丢了一次玩具,這怎麼能行呢?弟弟幫姐姐撿了多少次,就得幫她撿多少次。木姨娘隻好叫奶娘把傻兒子丢回炕上。
金姨娘看着女兒們愁得不行:“這兩個天魔星哎!”
“姐姐怎麼又抱怨上了?要我說,三娘、四娘這樣子的性子正正好呢。”外間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是玉姨娘。玉姨娘自己沒有生養,因為特别喜歡雙胞胎姐妹,所以經常來金姨娘這邊消磨時間。先侯爺去世後,玉姨娘不用避嫌,來得就更勤快了。
雙胞胎是府裡唯二的小姐,按照排行應該是大娘、二娘。但因為她們出生時體重偏輕,雖然大夫說她們胎裡養得不錯,但大人還是擔心她們不好養活,于是先侯爺就說按三娘、四娘這麼叫吧,為的是要騙過閻王爺,說府裡沒有大娘、二娘兩個人。
那會兒府裡隻有兩個男孩,老大詹權、老二詹木舒。若是不知道内情,還以為雙胞胎姐妹的排行是跟着兄弟們的排行一起走的,顯得被家族看重。金姨娘那會兒還暗喜了很久。但現在府裡多了一位男丁,所謂跟着兄弟排行走就不成立了。
玉姨娘剛來,自覺在外間消着寒氣。其實姨娘們彼此住得都很近,快步走來根本吹不了多少風,玉姨娘身上并無多少寒氣。但是幼孩精貴,再怎麼小心都不為過。
金姨娘正好找玉姨娘有事,瞧着人來了,沖着木姨娘笑了下,快步去了外間。
玉姨娘的出身連金姨娘都不如,是府裡最低。金姨娘雖然是商戶,但祖上是大商人,他們家始終是良民。玉姨娘卻是戲班子班主的女兒。戲班子出來的都是賤籍。
姨娘們出身好一點的比如金姨娘,她娘家有姓,大家就用姓氏稱呼她。玉姨娘呢?隻有一個名叫“似玉”,姓氏不知是什麼,她也無意說,大家便稱呼她為玉姨娘。
若以為玉姨娘出身不好,定然貌美如花。這又錯了。
其實玉姨娘隻是五官端正,比普通人好看些,但算不得什麼絕世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