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親戚回來了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聽着外面李春蘭吹牛,她壓根不想理。

她覺得李春蘭這種人,再咋發達,那也改不了骨子裡的那股子沒文化的粗俗勁兒。比不上城裡當工人的大姐李春霞明事理。

她不屑于和這樣的人搭話。當然了,更重要的是,她始終認為,這個廠開不起來。

蘇家的悲慘命運,是注定的。她還是少摻和。

所以聽到李春蘭拒絕幫她安排工作,她立馬就朝着外面喊,“不用,我不去!”

李春蘭道,“看吧,媽你白做好人了。”

李母也是無語。

她瞅着兒子也在鎮上上班,到時候媳婦也去了鎮上,不就能做個伴兒嗎?到時候讓他們在鎮上住,多舒服啊。

多好的年輕人,咋就不知道上進呢,她年輕那會兒有這機會,做夢都夢笑醒。

李春蘭目的達到,也不多待,嗑完手裡瓜子就走了。還不忘了叮囑李母,萬一有人求上門來了,别答應。特别是那些說過老蘇家壞話的,一概不要。

然後潇灑的騎着自行車走了。

她尋思着自己這也算是為大妹幹活了,回頭蘇浔大妹回來,咱是不是也要表功啊。

……

蘇浔正在敲鑼打鼓給公安局送錦旗,然後發現又有進賬。

昨天一天進賬速已經少很多了。畢竟小霍村也不是全村都恨老蘇家,總有那種不喜歡也不讨厭,關起門過自己日子的人。還有一些孩子也不懂這些是非。還有一部分人覺得老蘇家這廠開不起來。

所以小霍村這個潛力開發了一大半了。剩下空間不多。估計還要自己回去再加把勁兒才能徹底開發潛力。

現在新的進賬,大概是别的村了。看來老蘇家的人辦事還是不錯。讓他們宣傳了,還真的有在做。

也就關注了兩眼,蘇浔又專心眼前的事兒了。

這是昨天定的錦旗,加急定的。今天早上就拿到了。特意等到上午大家都上班了,才送過來。

前面蘇浔坐在小汽車裡慢慢開着,後面敲鑼打鼓的樂隊跟随,最後是舞獅隊,邊走邊舞動獅頭。

這陣勢一出現,立馬引起沿途大街小巷的住戶和路人的注意。

這是一個沒有小視頻的時代,想看熱鬧就隻能碰運氣了。逮着一個,那自然就跟到底。

于是一群人跟到了公安局院子外面。當然沒進去,在還在院子外面敲鑼打鼓。

局裡的公安同志看到這陣仗也是驚到了,一窩蜂跑出來看。

高公安看到了從車裡出來的蘇浔了,又看到蘇浔雙手托着的錦旗,立馬就知道咋回事了。

他走上前去問,“蘇同志,你這是……”

蘇浔道,“我前兩天終于和我的親人見面了。完成了我爺爺多年的心願。我心中十分歡喜,也十分感激。因此回來之後,就希望能做點什麼來表達我的感謝之情。我原本準備送領禮物,可有人告訴我這不合規矩。因此,我就制定了這面錦旗,所有的感激,都在這面錦旗上面了。”

說着,将錦旗送給高公安。

“請公安同志接受我誠摯的感謝!”

高公安哪裡敢接啊,“等等,你等等。”

說完往後面一看,果然,局長也出來關心情況了。

高公安立馬跑過去彙報了情況。

局長笑着走過來,親切的和蘇浔握手寒暄,“你的故事我們都聽說了,能夠幫助蘇同志你完成心願,這是我們公安同志們的職責。你也太客氣了。”

“感激和職責是不沖突的。你們幫助了我,我就希望能表達感激。希望你們能夠接受這份誠摯的感謝。”

局長開懷的笑了起來,“那行,那這面錦旗,我們局裡就接受了。也感謝蘇同志對我們工作的認可。”

說着看了眼旁邊。“老高,你過來。這面錦旗應該由你親手來接受。”

高公安這才走過來,鄭重的接受了這面錦旗。

宣傳科的于曉英立馬拍下拿錦旗的這一幕。

外面的鼓樂隊敲打得更響亮了。

最後,蘇浔又和局長以及高公安三人合照一張。

高公安拿着錦旗站在中間,局長和蘇浔站兩邊。

咔嚓一聲,結束。

于曉英看了眼照片,覺得這照片很适合刊登。

可惜了,自己的稿子已經發表了。

現在局裡應該都看得到。不過報社那邊還準備刊登一起這個新聞,正好把這個加上。

這邊,舞獅隊伍和樂隊已經散場,局長還在和蘇浔寒暄。

蘇浔的情況,他是知道的,今天早上宣傳科發表的内刊裡面就有關于這件事情的報導。局長正好奇蘇浔這個人呢,對方就來了。自然抓緊時間了解了。

倒也不為别的,而是探探對方的底。作為東州市的市領導之一,喬局長也有一顆為東州市建設出點力的心啊。

如果隻是一個普通人回來探親,那也罷了。可這要有能耐辦廠,那就不一樣了。

要是因為自己的疏忽,錯過了這麼一個機會,那以後其他人不就會覺得他這人辦事不靠譜嗎?

他試探的提起了今天看到的内刊消息。

“看樣子蘇同志準備在我們東州市長待啊。”

蘇浔道,“這是我爺爺魂牽夢系的地方,也是我的故鄉。我希望能在這裡建設我的故鄉。”

聽到這話,喬局長笑了起來,“好啊,要是大家都有這樣的心,我們東州市何愁建設不起來。不知道蘇同志準備什麼時候辦廠,需要政府提供什麼幫助嗎?”

蘇浔道,“這倒是沒有,昨天晚上我已經給我們家族的公司打電話,讓他們給我送技術和設備過來,後續就是和當地政府談具體合作的問題了。”

喬局長聞言,立馬問,“你們家族在國外,具體是做什麼的啊?難道也是做塑料的?”

蘇浔道,“各行各業都有投資。比如計算機、通訊、酒店等……塑料廠隻是我們很小的一個項目。也是要開辦塑料廠,我才想起來我們家有投資這個。”

這話聽在喬局長耳朵裡,有點震耳朵了。

原以為是個有些家底的,沒想到這家底實在厚實啊。

喬局長頓覺得自己工作不仔細。人家早就來公安局報到過了。他竟然沒引起重視。以為對方就一個人回來尋親,大概也不是什麼大家族。而且聽說也是貧農出去,隻是恰巧富裕了。也不會積累多少家底。畢竟财富是需要幾代人積累的。

沒想到……

“你祖父能力不小啊。”喬局長感慨道。然後心中也是有點懷疑蘇浔的話的。

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可知道的,之前有些舊社會的大資本家出國了,也隻是說過得富裕,在國外其實也挺窩囊的。

蘇浔笑道,“我爺爺總說他這輩子的運氣都在後半生了。當初手裡的一筆錢投資出去了,沒想到投資的項目全都發展很好。這些年下來成果頗豐。不過我認為,我爺爺這也是眼光獨到。”

“沒錯,眼光獨到啊!”喬局長聽到蘇浔的說法,覺得可信度增加了。

如果運氣好到了這份上,那發财确實也不難了。

而且他也不再糾結蘇浔話裡幾分真。畢竟以後蘇浔是要在這裡開廠的。隻要人家拿的出技術和資金來,那她說的話就是真的!

這事兒一定要上報!

他試探的提到,“蘇同志要在東州市辦廠,那我們得盡盡地主之誼了。到時候我們外事部門的同志可要好好招待蘇同志你了。”

蘇浔道,“我這次初步投資隻定在平安鎮,所以規模不大。倒是不好小題大做。”

“投資的事兒哪裡談得上小題大做?要是招待不周,那就是我們的工作失職了。”

蘇浔聞言,就隻好道,“隻要不給本地添麻煩就好。”

和市級領導接觸,也是蘇浔計劃之中的事兒。比如昨天在朱總辦公室打電話,以及今天大張旗鼓送錦旗。都是要讓人知道她這個麼個人。

她雖然是準備在鎮上去投資,可她也不知道平安鎮的領導是個什麼樣子的,也許人家為了發展,歡迎投資。大開綠燈。那自然好。

可萬一遇到個性比較固執的,不願意接受改變的。那蘇浔難道就不辦廠了?當然得辦,到時候就可以找市裡領導幫忙了。

隻是她既然初期拿不出太多投資,自然不能主動上門和人接觸。主動接觸還不主動拿錢,顯得她比較渣。

但是如果對方自己找上門接觸,那就不一樣了。

比智商情商,蘇浔自認為比不過這些人,但是這不是還有套路嗎?經曆網絡轟炸的時代,蘇浔腦子裡可不缺套路。多少前輩用成功案例告訴大家一個道理,自古情深留不住,隻有套路得人心。

在省城該辦的都辦了,蘇浔準備去平安鎮找當地鎮領導探探他們的态度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