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喬樂譚也沒管季星渠樂不樂意,就搬着三腳架,先一步溜進了研究中心内。
俞微言第一時間看見了她,趕緊上來接過腳架,邊說“辛苦小喬了”,邊找了地方架腳架。
昨天開會的時候,喬樂譚知道Re戰隊六月份要出發去法國比賽,下個星期起要正式進入賽前備賽模式,所以關鍵性的前采必須在這幾天内錄完,所有備采都得等他們賽後補。
在這期間,除了拍成員們的日常訓練外,也不能拍個人采訪。
所以,他們預計在今明兩天拍完Re六人以及指導老師江平的前采,順便拍一點研究中心内部環境的素材,下周就專注于拍他們的訓練日常。
江平提前排出了兩個空房間,一個給拍攝工作的人盯後期,一個用來做訪談室。
負責前采提問的是一位研二的學姐,叫陳蘊藻。
長相出挑,挑染的短發,打扮中性,行事也雷厲風行,動作很幹脆。
喬樂譚聽說她有在大台正式實習過,也跟過專業的紀錄片做片子。
第一個進來采訪的是位女生,叫路晨,圓眼睛,蘑菇頭,看起來很乖巧文靜,剛進訪談室的時候還有點緊張,手指揪着衣角,盯着鏡頭的時候,眼睛抑制不住地眨動。
但陳蘊藻有經驗,沒特意提醒路晨放松,而是從基礎的問題入手,在一些腳本上沒寫但是路晨能夠比較輕松地應對的話題上,陳蘊藻會很适時地表現出自己對這個話題的興趣,循循善誘,讓路晨敞開了講。
喬樂譚在一旁打光,順便學習着陳蘊藻的說話技巧與訪談姿态。
采訪開始六七分鐘後,路晨的狀态明顯放松了下來,背不再緊繃,看向鏡頭時也更自然了。
“OK,那就像你剛剛說的一樣,走上超算這條道路是未曾設想過的巧合,在自己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員後,也發現其中的困難是超越想象的。”陳蘊藻手裡拿着腳本,翹着二郎腿,身子微微靠前,她的姿态不像是主持,倒像是在閑談。
她對着路晨的眼睛說,“那麼,是什麼力量堅持着你走下來的呢?”
路晨沒有猶豫,答:“為了證明。”
“證明什麼?”
“第一個是向曾經勸我高中不要學理、大學不要學計算機的人證明,女孩子也能把理工科學的更好,甚至比男生更有優勢,不要再把多年的偏見當作過來人的經驗了。”
路晨一字一頓道,說話時雙目灼灼。
“第二個是向世界證明,啟動得慢不代表發展得慢,我們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要敲着算盤造原子/彈的中國了。”
-
第二位同學訪完後,中間隔了有點久,大家趁着這個間隙聊天。
采訪室内,幾個人圍在一起,尤甜壓低聲音八卦道:“我看見他們這隊裡有一個大帥哥。”
聞言,幾乎不用想,喬樂譚的腦海裡就浮上了一個人像。
陳蘊藻也淡淡地說了句:“确實帥,他頭發也挺酷。”
誰都沒有點名道姓,但都知道彼此在說同一個人。
這時,敲門聲響起。大家都默契地噤了聲,回歸原位,陳蘊藻說了聲“請進”。
喬樂譚知道,今天最後一位訪的是侯奕。
進來的時候,他看見在打光的喬樂譚,自來熟地沖她笑了下。
喬樂譚沖他揮了揮手,打了個招呼。
一旁的尤甜注意到二人的動作,側過頭,用口型問喬樂譚:認識啊?
喬樂譚點點頭。
和前面進來的兩位同學的拘謹不同,侯奕在采訪時很自如,涎皮賴臉的,甚至有點反客為主的感覺,所以他的前采進度走得很快。
陳蘊藻想了想,又臨時加了幾個問題:“在超算的路上,有沒有被誤解的時刻?”
“誤解?”侯奕擰眉思索了一番,而後眉頭又頃刻舒展開。
他笑嘻嘻地回答:“如果真的要說,那最大的誤解可能就是被人叫做程序員。”
陳蘊藻哦:“為什麼算作誤解呢?”
“簡單來說我們是制造算力的,而程序員是運用算力的,方向不一樣。”
解釋了一句後,侯奕打了個比方:“管研究超算的叫程序員,就等于管運動員叫體育生吧。”
侯奕的語氣很幽默,這個比方又很形象,說話時還佯裝一副苦惱的模樣,房間内的工作人員都輕聲地笑了起來。
唯有喬樂譚。
她舉着打光燈,動作滞住。
她想起剛加上季星渠微信那會兒,自己給季星渠發的那句“哇哦,程序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