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趙正翀家裡,警方之前就去過,那些私藏手辦的總價值高達七位數,若非物證組的同事做過調查,他們還真不知道這麼燒錢。
趙正翀哪來這麼多錢,難不成他做十幾年記者的工資、提成,都拿去買手辦了?
再調查趙正翀的經濟來源,以及公司财務提供的工資單,這才發現大多時候趙正翀的工資和分紅還不到辛念的一半,有時候差距會拉開兩三倍——這倒是給辛念所說趙正翀在工作上使絆子的說法找到了動機。
除此之外,趙正翀每個月還要支出幾千塊付房貸,他沒有成家,有個女朋友,但不住在一起。
趙正翀女朋友的收入屬于工薪階層,有一點個人存款,但就因為趙正翀不存錢,每每有點積蓄就去買手辦,錢不夠就透支信用卡,他們發生過多次争執。
經過初步計算,趙正翀這兩年購入手辦的支出,已經超過他這些年的合法收入,這還不算日常生活水電雜費以及房貸。
也就是說,趙正翀有一定的灰色收入。
再說辛念送趙正翀那七八個手辦,單算價值都不高,加起來卻有一萬多塊,加上這兩年市場擡價炒作,如果遇到合适的買家,轉手賣兩三萬也是可能的。
餘钺還注意到辛念的用詞,她管這些叫“小禮物”,她所謂的“小”應該是對比她能得到的回報來講。
也就是說,趙正翀的高擡貴手,是直接犧牲了B組的業績,來填補自己的收藏。可見趙正翀不僅愛貪便宜,而且自私。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辛念才離職,趙正翀就迫不及待的去拷貝她留下的數據。
……
……
餘钺和女警回到車上,半晌沒有說話,隻是看着窗外回憶辛念的說辭。
快到警局時,餘钺才問:“辛念這個人你怎麼看?”
女警想了想,說:“很聰明,也挺會暗示的。”
餘钺:“怎麼講。”
女警:“她和趙正翀同一間辦公室,就算平時不說話,時間長了也會彼此了解。可她沒有正面回答,就挑一些傳聞講,還通過送手辦的事側面告訴咱們,趙正翀為了幾個手辦就能犧牲整組利益。不細琢磨還以為辛念是吃虧的那方,要自己掏腰包讨好同事,就為了兩組和和氣氣。可你再看他們倆的收入,要是趙正翀知道辛念比他多掙了兩三倍,肯定很生氣。”
餘钺提出疑問:“做他們這行,都像辛念這麼掙錢麼?”
女警搖頭:“我問過人,辛念這個收入是極少數,而且還得看公司的意思。有時候下面人跑斷腿都拿不到多少提成,回去還要挨罵。有人因為這個,就私底下自己倒賣消息。”
“這麼看來,辛念很受前公司的器重。”
“聽他們部門的人說,辛念是許炜破格提拔的。她資曆淺,很多人都不服。哦,還有,許炜的太太和辛念關系很好,還有人看到她們一起逛街。”
餘钺沒接茬兒,原本分散的思路逐漸在腦海中成型。
如果以上說法屬實,那麼辛念在前東家也算是有靠山,既有部門領導器重,公司又看重,會為人處世,還能給部門以及公司屢創業績。
也就是說,這樣的人才若非新東家給出高出一截的待遇,或者和老東家鬧矛盾,大概率是不會跳槽的,畢竟除了待遇,還有過去的知遇之恩,以及種種人情壓力在。
最主要的就是跳槽時機。
與其說是跳槽,倒不如說更像避禍——一個毫無預兆的離職,另一個失蹤遇害。
……
餘钺前腳剛走,鄭山後腳就到辛念的辦公室報道。
他是來問内幕的。
辛念卻沒有着急透露:“這條新聞你可以跟蹤報道,但要避免跟官方發生沖突,最好是以協助警方的角度去論述,要讓所有人知道,咱們是在正面宣傳警隊的形象。”
鄭山:“當然,該打的招呼一個不會少,流程大家都熟。”
辛念又道:“除此之外,這條新聞是你負責,你注意好尺度,盡量規避掉會刺激家屬和社會的照片。”
鄭山這才琢磨出點味兒:“你是不是怕報道刺激兇手?”
辛念隔了幾秒才說:“我離職之後,趙正翀拷貝過我那台電腦的數據,警方初步猜測這件事和命案有關。實話告訴你,連我自己都不敢說一定無關……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如果是兇殺案,新聞一旦高調曝光,勢必會引起兇手注意。
至于兇手怎麼想,是沾沾自喜自己得到關注,還是做賊心虛将爆料者滅口?
如果是後者,報道記者一定首當其沖,尤其是鄭山還拍到許多案發現場的高清照片,對于兇手來無疑是宣戰書。
鄭山離開之後,辛念接到了聞铮的電話——聞铮從不會在她上班期間聯系,除非事情重要緊急。
“喂。”
“有個事得跟你說一聲,你那個前同事趙正翀,他死了。”
“哦,我已經知道了,是我這邊的記者拍到的。”辛念又問,“你呢,哪來的消息?”
“是周淮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