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2020年10月2号,多雲,有小雨。
早上似睡非睡的時候,聽見外面淅淅瀝瀝的聲音,想着是下雨了,然後開始想,要叫滴滴送Q7去課外班嗎?
放假了,Q7卻仿佛比上學還要忙。
昨天是十月一,同時還是中秋節,他也還有一節機器人。
我們昨天早上去了開封的兒童康複中心,這是一家政府主辦的福利機構,主要針對的是被遺棄的有殘障的兒童。
我在這篇文最初的時候寫了,在這方面,政府真的做了很多的工作,因為隻是這個康複中心我們一家就去了三次,然後還有關聯的福利院也去了三四次,在這上面應該還是有發言權的。
孤兒院、福利院、康複中心……還是有一定區别的。
孤兒院顧名思義,就是失去了父母監護人的孩子;
福利院和康複中心的孩子都是被遺棄,然後,大多是身體有某方面殘缺的,福利院的孩子症狀相對會輕一些,康複中心的則比較嚴重。
去年我們過去的時候,看到一個工作人員抱着一個熟睡的小男孩,小男孩長得相當秀氣,但卻是重度腦癱。
他的四肢都沒有自己用力,不能翻身不能坐起,如果不管他的話,他就隻能自己躺着,那個工作人員抱着他,就是想讓他睡的舒服一些。
福利院的孩子相對來說會好很多,症狀最輕的就是兔唇和毛孩這樣的孩子,他們就是外形上有一點瑕疵,通過治療可以治愈,然後進入社會開展自己的正常生活,而其他孩子,則比較艱難——還有白化病也算是比較輕的,不過需要終身注意。
有的孩子一生都需要政府幫扶,有的好一些能進入社會,也有各種艱難。
我們去福利院的時候,一個工作人員對我們說,他們這裡有兩個在他們看來很不錯的孩子,也就是相比于其他孩子來說,已經非常聰明,掌握什麼東西都很好了,送到了旁邊的幼兒園,還是和其他孩子有差距,背詩啊做遊戲啊,都會更慢一些。
點娘家有很多書,開局就是孤兒,然後回憶自己在福利院遭受了什麼虐待,每每看到這樣的書,我一般都是默默的點個X。
他也許後面寫的很精彩,也許設定很突出,但我實在沒有任何代入感。
當然,我這裡說的是公立的福利機構,有一些私人的孤兒院——其實孤兒院是不允許私利的,但在一些貧困地區,好像還是有這樣的機構的,裡面如何,我沒有去過,不敢随便亂說。
但是公立的,開封這麼一個四線城市都做的如此到位,更好的城市沒有理由更壞。
我不說福利院的設施,也不用說工作人員怎麼樣,因為一方面是硬件,一方面,你可以說是工作人員看到有外人所以僞裝了,也許他們私底下單獨面對孩子的時候不是這樣。
但早兩年我們去福利院的時候,一個有白化病的孩子,正上着課,就從課堂上跑了出來,然後直奔旁邊的滑梯而去……跑的很快T T
我當時看了,覺得非常有意思,而同時,也基本能确定,這些孩子在平時,是被溫柔照顧的。
如果他們被嚴苛對待,犯一點小錯就被打被訓,哪怕對滑梯很向往,恐怕也是不敢做這樣的事情的。
福利院有兒童樂園,有沙坑,我們上一次去的時候,見到有老師帶着小孩做戶外訓練,就是一些跑跳組隊之類的項目。
康複中心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當然,其實他們是同一家機構,就是分了兩個地方。
他們這裡更多的是一些高科技之類的東西,比如我忘了名字的,一個室内的訓練器,孩子綁上之後,可以訓練走路。
大概就是全身被提着,然後在機器的幫助一步一步活動——今年因為疫情,我們并沒有進到康複中心裡面,隻是在外面捐贈了一下東西,照了幾張照片。
所以我也忘了這個機器的名字了,囧。
這些儀器有一些機構捐贈的,也有政府購買的。
而孩子的治療呢,大多是相關單位免費進行的。
我們第一次過去的時候,是他們這裡的院長接待了我們,對我說她帶一個孩子到北京進行治療——這樣的費用是全免的,當然,這需要排,不是說你有這樣的孩子,就可以立刻得到免費治療,但一步步都有相關機構和相對應的政策。
他們康複中心當時有一個活動,大概就是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能夠認領一個孩子,每周抽半天的時間過去做那個孩子的媽媽,讓那個孩子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我能看出那個院長很希望我去這樣做,但我卻沒有開口。
因為就像她自己說的,這個活動開始了,最好就堅持下來,否則這個孩子早先感受到了多少快樂,以後,可能就會有多麼痛苦,甚至更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