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閃閃紅星》裡的經典鏡頭,我沒看過,但大人們顯然沒少看,這就像是八九十年代的獨生子女。
兩千年後出生的小夥伴恐怕對獨生這個感觸也許不是太深,在我小時候卻是經常聽說某某因為超生而被罰款的。
對,這裡不是說你父母隻有你一個,而是說,如果你父母當年多生一個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這是屬于時代的印記,随着二胎開放,這個印記是再不會有了。
看到那個新聞,頓時我就把我那個沙雕文忘了。
我有多喜歡馬拉多納嗎?并沒有,就是,他是在我小時候就存在的一個傳奇,是我上學期間班裡男生津津樂道談論的一個人物,大概,還是他們的一個夢?
還記得那個時候中國足球……還能湊合。
雖然當時看也并不怎麼好,但大家還對中國足球有很多信心和期待。
記得我當時說中國足球成績不行——我一直有大中華思想,總覺得咱們國家,不求第一,也要求個前三,中國足球在亞洲都不太行,那顯然是不好的。
班裡的男生對我說,中國足球的希望們正在國外訓練,等他們回來,就好了。
唉……那顆少年純真的心啊。
傻孩子,那個我所說的不好的時候,已經是國足的高光時刻了!
但人們對足球還是愛的。
大概是18年吧,還是19年年初?
我有點忘了,和小灰灰去看建業的主場,那一場是和上海申花踢,我一個半外行……我大概是屬于理論知識還湊合——畢竟是寫了足球文的,相關功課做的還有,但畢竟不是真正的球迷。
以我這麼一個人的眼光來看,那場球也踢的虛的不行,後面要沒什麼幕後交易……我可以再次表演倒立!
如果我沒記錯,那是一個平局。
每一次,都是上海那邊先進了球,再之後,建業這邊追上。
一個球,又一個球。
從場面上來看,能輕易的看出是建業被申花碾壓,但比分上,竟然TMD平了!
而球迷們還沒有意見。
真的,球迷們真的是一群非常可愛的生物。
建業的那波應援,從頭又站又跳,堅持到了最後。
每一次進球,他們都在歡呼,失敗了,沒有謾罵。
然後呢,在這個氣氛裡,明知道這個球踢的有那麼點不真不假,也很興奮,小灰灰本來正在玩手機……這貨既不喜歡籃球也不喜歡足球,除了撸鐵,對體育運動就沒什麼愛的,這次會去,也是陪我——我是想着,把國内能看的比賽都看看,好歹有個感覺,本來還計劃了今年上海的大師賽的說。
所以小灰灰也就一開始看看,在兩隊來回倒弄球的時候,他就失去了興趣,不過當兩隊開始逼搶,然後建業這邊飛起一腳去射門的時候,他也跳了起來。
漫長的等待,突然的爆發,激情一刻。
這大概就是足球對人生的另外一種演繹?
大多數的時間,我們都隻是像那來回折騰的時間一樣,跑到這邊,再跑到那邊,往前奔一奔,又被逼着倒退一些,然後,找到機會,去嘗試一下,成功了,是收獲,失敗了,再找機會。
所以,很多人喜歡這項運動,特别是中國球迷,那真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寫到這裡,不由得想到金庸。
如果說我有偶像的話,金庸老師應該是第一位。
前兩天看一本書,裡面有一句話,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是騙人,騙那些腦子有坑的去犧牲的,是當權者的又一輪割韭菜。
這話乍看起來好像有那麼幾分道理,可是我兔子能走到今天,不就是因為從不缺少這樣的英雄嗎?
在那個國破山河在的時代,不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熱血青年走上街頭去呐喊去犧牲,然後有了真正的團體和抗争?
在洪水爆發的時候,不就是有那些最可愛的人去流血去犧牲,然後才有了後方的安穩?
把這樣的人叫做韭菜,我覺得,是一種侮辱。
我不想說什麼犧牲啊奉獻啊,那種口号的東西我們聽多會覺得厭煩,大家都是普通人,過着雞毛蒜皮憂傷快樂摻雜的日子,隻是當事情來臨的時候,有人頂了上去,有人退了下來。
誰都不能說明哲保身是錯的,但最最起碼,不要說犧牲奉獻是傻的。
天氣冷了,疫情仿佛又有複蘇的迹象,我看昨天支付寶統計的是,國内新增了99個,大家都注意安全,公衆場合口罩戴起來吧。
今天是感恩節,雖然這是一個西方人的節日,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鞠躬!
讓我們,能長長久久的,互相陪伴,多少年之後,有人對我說,啊,大大原來你還在這裡,我回,是的,我還在。
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