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昨天這個文寫了兩千多字,然後剛才給删了。
我本來是想,這是最後一章的。
雖然晉江這裡是八十章,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寫作軟件這裡,卻是八十一章,也不知道到底是那一章沒有發上來……
然後我就想着,八十一章,九九歸一,挺好了,如果說最終少了一呢,那就是遁去的一。
而且這種随筆類的,也實在是不好再延續了。
我本來是想隻要疫情不結束,我就寫着,但前兩天翻看了一下,同質化越來越嚴重。
早先的章節還是比較凝練的,後面就散了。
畢竟早先的,是我這多少年的事情積攢起來的。
感受也好,心得也好,是有積累的。
而最近的呢,就算這半年來生活有了各種變化,其實,都不過是日常日子——當然,對這一點我沒有任何怨言,就像那話說的,你為之發愁的事情越瑣碎,就證明你的生活越幸福。
我自我衡量,還是幸福的。
我有自己喜歡的事業——也許沒有什麼成績,但我覺得,還能算是事業。
因為有願意為之奮鬥的目标夢想。
那天聽許巍的歌,生活不隻是眼前的苟且,唱的很有感受,我則在想,眼前,也不隻是苟且啊,何況,苟且這事,從某個方面來說,是自己的選擇。
人是可以選擇不苟且的。
當然,也許有人要說我這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對領導怎麼能不苟且?對工作?對客戶?
那天我和蕭二說,每當我遇到不公的事,我就想,是我自己還不夠強大。
當我們必須苟且的時候,也許,還隻是因為我們不夠強大,這個時候,其實就是給自己打打雞血。
努力一些,更努力一些。
當然,除了更努力,有的時候,也還需要舍棄。
八月份的時候,我去北京參加活動,活動結束我去車站,因為是高峰時段,沒有叫上快車,就叫了個專車。
師父是北京土著,就同我說,不能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一定要來到北京,明知道是留不下來的,在這裡幹上幾年,身體垮了,也沒掙到什麼錢,最後還是要回去。
我說那也不一定,也有留下來的,他就給我算了筆賬,然後說大多數是留不下來的,巴拉巴拉……
我有不少朋友都留下了,但我也要承認,我也有不少朋友最終還是離開了。
但我覺得,這都不能算是苟且。
如果我們努力能達到,那就努力,如果不行,那就舍棄。
世間總有一些事,是努力達不到的,這一點,總要承認。
大城市很好,各種便利,五花十色,但離開這種一線城市,小日子也能過的很滋潤。
所謂苟且,我認為,就是你不願意,可又不去努力,不去舍棄,就那麼委委屈屈怨天尤人,然後把夢想,投射到了沒有這些瑣事的遠方和詩的田野裡。
又說遠了。
是的,我本來是想說一下女權的問題,然後,就把這個文結束了。
不過今天中午遇到了一件事,我先把這事說了,當時氣的肝疼,現在,倒也釋然了。
就大概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我二姑給我打電話。
我已經很有幾年沒有同我父親那邊的人聯系了,上一次應該還是19年初,我二姑給我打電話,對我說,我奶奶去世三年了,我去不去祭奠,我說咱們可能走不到一起,你們不用等我,我自己去就行了。
實話實說,我對我父親那邊的人,是一種很複雜的感情。
在我童年時期,同這邊的人是更親的,但很疑惑,這邊的人……始終沒有偏向我什麼,或者說不要偏向了,大概就沒有正常對待過我?
我覺得,他們應該也是一種很複雜的心理。
大概就是,他們的絕對理性,應該知道,他們是侵占了我的利益,但他們又不敢承認,然後又在世俗的影響下,覺得我反正是女孩,也不用擁有太多的财物……真要分析的話,大概率是情況太複雜,說不清的。
我最近在看《第二性》,裡面有一個觀點很有意思,大概就是大多數的女性,即是受害者又是迫害者。
因為他們自己過的是這樣的生活,所以,就想所有的女性都過着同樣的生活。
我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女孩,自小就喜歡上樹爬房打架玩蛇——後者現在是不做了,上小學的時候,真會拿一條水蛇在手上來回纏,還親過那蛇……現在想想,自己都有點不可思議。
大概是我一直不想屈服自己女性的身份,總覺得男孩能做的事情,我也能,我還能比他們做的更好。
對這一點,我父母沒有太大的意見——在這裡,真的要感謝他們,不管是出于什麼原因,他們的确沒有強制的要求我,必須要像個女孩怎麼怎麼樣。雖然做過這樣的對比,提過類似的要求,大多數時候也是随我得便了。反而是我的親戚,主要是我兩個姑姑,或者說我這個二姑有很大的意見。
她覺得我不像個女孩子,所以,怎麼看我怎麼不順眼。
然後因為她自己有一個女兒——我一個表姐,就總拿我和這個表姐做比較。
然後就帶着我奶奶也覺得我這個表姐好,穩重啊大氣啊,反正是處處比我好。現在想來,這可能是一種嫉妒心理,大概就是,雖然我處處不如這個表姐,但我的物質條件,要比這個表姐好?
但那時候我不知道,的确是有困惑的,也産生了一種自卑感。
但我骨子裡大概有一種天生的倔強,就同現在寫文似的,哪怕不賺錢,也沒有辦法去喜歡自己不想寫的東西。那個時候,就算知道不對,也不想去變成她們希望的那樣。
而我這個二姑呢,在我看來,這一生,過的真是各種鬧心。
早年丈夫外遇——她也沒有離婚——所以也許覺得我父親外遇沒什麼大不了的?
兒子創業,屢屢失敗,每次都是她來兜底,甚至還要她女兒補貼,具體多少,我不是太清楚,就知道他們那個小家庭聚餐,從來都是女兒女婿買單,兒子向來是不出錢的。
就像我早先說的,我父母的這些兄弟姐妹們,沒有侵害過我母親利益的,大概也就是我大姑了,而她,同其他人也沒有太多的來往。
我覺得他們家的對人态度,是一個正常的。
大概就是自己好好過日子,老人該贍養贍養,然後兄弟姐們有困難了,力所能及的幫一下。急可以救一救,窮就算了。
這一次看到我二姑的電話,我心中還咯噔了一下,很害怕她說我大姑那邊有什麼事,畢竟我大姑年齡真不小了,大姑父年齡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