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雷劃過,在寂寞宮牆上囫囵個悶響,便滾蕩遠去。
此時夜雨正濃,宮燈垂在宮宇一角,暈染着水霧,顯得人影鬼魅不定。
湯皇後默默吸一口氣,掀開帷幔,接過宋媪手裡的燈,彎腰仔細看去——那瑟縮在被窩裡的人昏睡不起,散亂的長發蔓延開來,如烏草遮住了面龐。
湯皇後撩開了那人礙事的長發,将燭台湊近些,燈花搖曳裡終于看清了那眉眼。
她微微吐氣,懸了十幾日的心,終于可以在滂沱雨聲中暫時落一落地。
老女官宋媪目露欣慰,低聲道:“娘娘看,是不是幾乎一模一樣?您可放心,待她醒後,老奴親自規整她的儀态談吐,不會叫人看出端倪……”
聽了宋媪之言,湯皇後不見欣慰,冷冷瞥着被子裡的人開口:“不看出端倪?她就算與太子長得像,也是小小女郎!沒見過世面,如何能不露破綻?太子的德行,你我都看了十幾年,到底是戲子賤種,無可救藥,還能指望這不上台面的扭轉乾坤?也是本宮命運不濟,若是我親生孩子還在,何至于落得今日的狼狽局面?”
說着,一臉暮色的女子清淚落下,引得一旁的宋媪也淚目婆娑。
奉朝上下誰人不知,湯皇後當年難産,生下太子時傷了根本,此後數年再不能為皇室添丁,所以皇後娘娘對太子鳳栖原教養嚴格,寄予無限厚望。
可誰也不知:皇後當年難産時,嬌兒臍帶繞頸,那皇子一落地就沒了氣息。當時情狀兇險,太醫斷言皇後以後恐怕再難生育。
皇後與商貴妃鬥法正酣,正是緊要關頭,怎能讓這落敗噩耗傳開?
幸好皇後在行宮臨盆,行宮一旁的梨園裡養着對名伶夫婦,那婦人也剛生産不久,誕下一對龍鳳胎。
皇後無奈,下了一步險棋,借口行賞,讓老女官宋媪哄那夫婦帶着一對龍鳳胎入行宮領賞。
于是那龍鳳胎中的男嬰被換上緞面襁褓,搖身一變,成為了當今聖上的皇四子——鳳栖原。
而那對名伶夫婦和女嬰,連同傳信的一應宮女太監,都被皇後秘密處死扔入荒野運河。
原本狸貓換太子戲碼已淹沒在河中,可萬沒想到,許是老天憎恨皇後當年的惡行,竟有無盡的現世報應。
這換來的孩子太不成器,文章功課做得磕磕絆絆,叫人看不入眼,弓箭馬術更是練得凋零。
幸而他是湯皇後唯一的孩子。皇後母族為鼎盛世家,為陛下倚重,就算皇四子鳳栖原不成器,也按照奉朝的慣例,在十二歲總角束髻時,被陛下親封為太子。
就算如此竭盡全力,那太子還是塊扶不上牆的爛泥。
許是母胎教養熏陶的緣故,這位太子小小年紀,獨獨鐘愛戲台伶角的技藝,愛戲成癡,光是看戲不夠,還常常披散長發塗脂抹粉,偷偷跟着太監宮女一起咿咿呀呀,扭腰吟唱。
結果有一次被當今聖上淳德帝撞了個正着。
陛下恨鐵不成鋼,親自執鞭,差點打死這個不男不女的東西。
好巧不巧,又有人适時拱火,陛下得悉這位太子還曾借着酒醉調戲入宮的王孫子弟,腌臜得叫人難以入耳。
這下龍心漸冷,陛下叫人打了太子宮闆後,又将他幽禁在挨着冷宮的怡園四年,名曰修身養性,立身養德。
如此四年不聞不問,最近朝上關于廢黜太子的争議日盛,宮内外都在猜陛下打算另立商貴妃的兒子,二皇子鳳栖庭為儲君。
皇後也對這廢棋心死,剛剛從病死的沈婕妤那,過繼了八歲的皇六子,打算徐徐圖之。
哪知近日陛下接了滕閣老的奏折,被閣老苦口規勸,不可以小錯廢儲,更不可不廢不立,懈怠為父為君的職責。
朝中老臣心系太子,聖上不好罔顧衆心,于是在四兒子鳳栖原十七歲時解禁,又恩準太子參加陛下的壽宴。
這對皇後一黨本是喜訊。
待皇後重燃希望,親自去接被幽禁了的鳳栖原時,這才發現昔日養得粉雕玉砌的小皇子居然在一個月前被下人磋磨,傷了右腿。
那些宮人膽大,許是覺得太子被廢已成定局,再不會翻身,居然對他的傷情隐而不報。
皇後娘娘大怒,随即處死了怡園一應人等,封鎖了消息。可那殘腿沒有及時醫治,已經落了病根,鳳栖原走起路來一瘸一拐,毫無皇家儀态。
皇後知道,若是他這樣出現人前,若經有心人撥動,便是宣告天下太子落了殘疾,再無資格繼承大統,就連滕閣老這樣的老臣,也不會再力保太子了。
原本棋局到這一步,就徹底死了。偏偏上蒼終于對她起了憐憫,降下一道轉機。
她的貼身老婢宋媪秘密出宮,為太子尋訪民間名醫治腿時,竟然在靠近京城的宜城看到了一對街角賣藝的父女。
那老漢雖然飽經滄桑,可還是被宋媪認出,他就是當年被秘密處死的名伶武生,那對龍鳳胎的生身父親,名字好像叫樓官兒。
而他身旁那個一身男子短衣打扮,敲鑼吆喝的垂發小姑娘,竟然與太子長得眉眼一模一樣。
宋媪震驚之餘,便派人,秘密拿下那父女,審問一番後,才知其中緣由。
原來這個武生樓官兒天生心髒長偏,當年沒被刺中要害,便被扔入郊野運河裡。
處置之人,人性未泯,不忍對那襁褓的嬰孩施以刀劍,隻是将那嬰孩投入河中,指望溺死。
樓官兒當時裝死,潛伏河底,在夜色裡忍着傷痛,奮力救下了被丢入河的女兒。
從此,這樓官兒化名闫山,父女二人隐姓埋名,相依為命。
不巧,在宜城父女被宋媪撞見,便托湯家一個心腹子侄出面,以追拿逃奴為借口,借了宜城守備朱大人之手,将那父女擒拿,秘密押在宜城大牢,等着皇後發落。
皇後發話,讓他們将那女孩秘密運來,老戲子就地處置了。
可飛鴿傳書還沒到,宜城大牢居然生亂,有人劫持押解在那的重犯。
那對父女也趁機逃跑,隻是那姑娘手腳慢些,為了掩護父親又被抓起來。
于是那女孩被迷昏,藏在宮中送糧的車裡,送入宮裡給皇後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