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很重,推車又有些破舊,一動就咯吱咯吱響。
推着車的攝影師和周君霓都擔心會破壞學校的工具,小心了又小心。
不然來這第一天就弄壞人家東西,傳出去不好聽,更何況他們節目還有直播。
“小周總,您休息會吧,咱們幾個推推就好了。”
戴着眼鏡的那名攝影師伸手推了推鏡框,嘴上說的話又想把周君霓推走。
見過演講激勵,見過突擊檢查,這還是他第一次見老闆親自下場幹活,哪兒能适應。
周君霓也不在烈日底下逞強為難他們,隻是撒了手,說:“行,你們先慢點,我再叫幾個人過來。”
“欸,好嘞!”
終于把領導送走的攝影師們松了口氣,繼續推着難以控制方向的推車七扭八拐地前進。
周君霓的效率确實高,沒過一分鐘就有其他攝影師上來幫忙,訂來的物品很快就完整到達了主席台下。
監視器前的導演剛回放完拍攝的内容,挑出幾幀特别精彩的畫面,正要叫後面的周君霓過來看,一回頭,發現她站在那裡大喘氣。
導演吓得忙站起身走過去,“小周總,你這是,幹嘛去了?”
導演比周君霓大了十歲,但周君霓是他的伯樂。
是周君霓兩年前剛上任的時候沙裡淘金般發現他并且給他全額投資,才讓當時落魄的他得以憑借一部微電影火出圈,從而被人注意到滄海遺珠般的昔日佳作,漸漸的,有了今時今日的地位。
所以導演很敬重周君霓,盡管有着不小的年齡差距。
周君霓剛緩過來一半,見導演關心,便朝他擺擺手,說:“沒事,先把這些分了吧。”
“行。”
導演應了聲,環顧四周,叫邊上不知道在忙什麼的易棠還有其他幾個工作人員過來,又交待他們把周君霓買的東西都分掉。
“說是導演組準備的,别提我。”周君霓在旁邊補充,卻沒發現被導演叫來的人是易棠。
因為導演在,易棠也不敢跟周君霓講話,又一頭紮進分東西的海洋裡,開始陀螺般轉悠。
把工作安排完,導演看着氣差不多順了過來的周君霓,說:“小周總,你來看看我這幾個鏡頭拍的怎麼樣。”
周君霓答應了聲,跟着他走到導演位前,但沒坐下。
導演也不強求,站在椅子另一邊,開始播放拍攝畫面。
周君霓仔細看完,又上手拖拽着回放了一遍,問:“這幾幕準備拿來當轉場?”
導演就知道她會明白自己的意思,來勁了,一拍大腿,說:“是的!”
導演這幾個鏡頭拍的都是江逸的側臉和背影。
側臉畫面是有汗水順着他的鬓角流下,經過下颌線,在下巴處停留了一會才滴落下去。
背影畫面則是他迎着烈日,身上的POLO衫濕透顔色變深的畫面。
拍攝手法和呈現效果都不錯,可這是足球公益項目的紀錄片,不是江逸的個人秀場。
周君霓還看見前面不少鏡頭都是對着江逸的,再加上到時候後期備采,又會多出很多江逸的畫面。
雖然項目的發起人是他,但這樣容易讓觀衆的注意力跑偏,這不是周君霓想看到的。
其他傳媒公司想拍的是什麼内容,周君霓不知道,她想拍的,是“出未來”海選本身,她始終聚焦的都是項目選拔這件事。
不過周君霓也沒否定導演,反而誇了他,隻是接着跟他提出自己的意見,說可以多拍拍被風吹動的草地、滾動着前進的足球,或者是小球員們汗水滴落、衣衫濕透的畫面,這樣能更突出他們的努力付出。
也更凸顯江逸辦這場海選的目的。這句話周君霓沒說。
沒有得到百分百的誇贊,導演心裡有些失落,想着資本家嘛,生意人,還是不能完全懂他的審美和藝術,卻也是連聲應好。
周君霓走後,導演又坐回位置上回看自己拍的内容。
他是覺得自己的鏡頭把江逸身上那股不服輸的痞勁和倔強展現得淋漓盡緻,簡直可以入選紀錄片十大人物神級鏡頭的評比。
周君霓不知道身後導演的想法,隻是去推車上拿了沒開過的礦泉水和能量飲料。
又在操場上四處張望,确認江逸在主席台上跟領導們講話,周君霓走到台下的角落邊等他。
一邊的遮陽篷底下聚着些正在休息的工作人員,見周君霓過來,跟她打了個招呼後,拿起水瓶默默走開。
主席台高,坐在台上看得遠,江逸很早就看到走過來的周君霓,找了個去洗手間的借口,成功撇開攝像和台上的領導。
隻是走下台後,江逸又假裝沒看見她。
周君霓本就是來找江逸的,主動走上前去,把手裡的兩瓶水遞給他,說:“剛訂的,才到。”
江逸哪能想到周君霓來找他是為了送水的,受寵若驚,又有些不好意思,接過來,說:“我不知道學校有準備礦泉水。”
他一臉愧疚,周君霓沒察覺出什麼端倪,隻是說:“這有什麼,我們人這麼多,學校準備的也不一定夠。對了,你們等會還要接着訓練嗎?”
江逸搖頭,說等會去飯堂吃飯。
看她額角汗濕的那些碎發,江逸從口袋裡拿出小包紙巾遞給她,又補充說:“飯堂有空調。”
“行,那你先去忙吧。”
周君霓說完這句她打發人離開的常用語,意識到自己的語氣有些自上而下。
雖然她是出資的一方,可江逸現在也是她的合作夥伴,她不該是這個态度的。
周君霓欲言又止想解釋,卻不知道從哪說起,隻好接過江逸遞來的紙巾。
江逸卻沒感覺出來她語氣的不妥,回應說:“辛苦你了。”
周君霓也沒聽出他話裡的心疼,朝他笑笑就轉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