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赦這個公府少爺,說話隻顧着自己爽快,哪裡管會不會冷場。
其他幾個人神态都不太自然,轉念一想他們議論榮國府,真傳出去不是一件好事,且說賈家兩兄弟還得了金陵賈家的幫助才進鐘山書院。
他們若争辯下去,傳到那一個賈家人耳朵裡,并無益處。
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他們今日拿賈赤的東西,又知道賈家老大性子不好惹,就算心裡不太贊同,卻也沒繼續争辯下去,以天色将晚為理由,各自散了。
賈赦和賈政二人出來的事,如何瞞得住史苗。
不過史苗對倆便宜兒子的要求就是不惹事,故而也懶得多管。
榜單已經發出去三五日,效果沒有史苗預料的好。
賴嬷嬷将今天新得的報名表拿來給史苗看:“太太,姑娘今日填的報名表都在這兒了。”
史苗拿在手中,把報名的人員都看了一遍,微微歎氣:
“不太成啊!看來明日咱們還要加幾個攤子,什麼碼頭集市,都擺起來。”
賴嬷嬷欲言又止,見史苗拿着筆認真在報名表勾畫,不時又記錄點什麼。
太太以前不這樣……
自從老爺走了以後,太太就性情大變,有些地方越來越厲害了。
要是老爺沒走,她們還在京城,榮國府的姑娘怎麼會愁嫁?太太也不必為姑娘們操這麼多心。
太太自然是想姑娘們都嫁一個好人家,盡心教導,讓姑娘們占一個才貌雙全,方才不愁。
史苗不知賴嬷嬷竟然把自己誤會到了這個地步。
她并不是想用這些事情給孩子們的婚事增加籌碼。
單純想給姑娘們找點事做,比如把姑娘們當做教學實驗的小白鼠什麼的。
順便借着這件事,招攬一些有才情能耐的女子,将來她還有更長遠的打算。
史苗挑出來幾張報名表,做了标記:“這幾人,可以進入初試。”
賴嬷嬷接過東西,陪笑道:“太太真是好心,隻要她們來,就有錢拿,可惜我沒個能耐……”
賴嬷嬷近來辦事越來越有幹勁兒了。
太太專門把這事交給她兒子,那是看重她們一家。
史苗把廢稿放在茶幾上,預備一會兒再篩選一回。
又叮囑一遍:“她們出來面試,肯定要耽擱自己的活計,有些興許還要置辦衣裳首飾,不能叫她們出錢又出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家也不是幹等着吃白飯。
占了旁人的工時肯定要有補貼。
史苗又不是現代公司的黑心HR,專門搞些虛假面試刷業績。
榮國府的求賢榜單發出去十天半個月,名聲愈大,有蘇州、揚州的人也來報名,史苗看着報名表,報名人員的素質比剛剛開始那幾日高出許多。
這日甄家大少奶奶到知州府上去做客。
半路馬車被擋了道,隻好歇在柳樹蔭涼處等一等。
跟着她的丫鬟梅香,瞧見路口的新鮮事,趕緊指給新奶奶看:
“奶奶,榮國府那邊的招攬先生的攤子,還在呢!”
甄家大少奶奶拔下一根簪子,搔了搔頭,冷淡笑道:“這就叫……有錢能使鬼推磨。好端端的生出多少花樣,還要教姑娘們學四書五經,能把女四書學好就不錯了。”
梅香聽自家奶奶說話語氣不好,便知自己提的話茬犯了忌諱。
當下梅香不敢說話,安靜閉了嘴,等馬車挪動,主仆一行下車去知州府上賀喜。
大少奶奶入席,梅香不好跟在旁伺候,屋外候着聽主子差遣。
一想到今日說話不合時宜,梅香忐忑的問大少奶奶的嬷嬷:
“咱們奶奶自己做姑娘時都學了不少書,如今怎麼還嫌棄起旁人?”
梅香原以為,她家少奶奶詩書傳家,應當很喜歡談論這樣的事。
所以今日梅香才起那個頭,不想奶奶聽着倒像很不高興的樣子,吓得梅香一路心驚肉跳。
嬷嬷笑道:
“誰叫你上趕着拍馬屁,這會子可是拍到馬腿上?前兒咱們家舉薦的先生,榮國府沒要,大爺念叨了幾句,奶奶心裡不高興呢!你啊,心思太活絡,以後少提這家的事。”
梅香一副了然神情,可算知道當中緣由,少奶奶巴巴舉間的先生想讨好老太太,最後榮國府看不上曾經教過少奶奶的先生,不就是看不上他們奶奶?
怪不得奶奶聽到這件事情不高興了!
梅香吐了吐舌頭:“知道了,下回我肯定不提。”
對于榮國府張榜求師一事,坊間褒貶不一。
不過這又與史苗有何相幹?
她定下的初試時間,眼瞅着就要到了,史苗忙得很,組織一場面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榮國府上的人又沒經曆過,根本沒有概念。
史苗隻能親力親為,領着姑娘們把事情安排過一遍。
“初試要篩掉一批說話辦事不利索的……”
史苗把考試那天負責各個科目的媳婦丫鬟召集起來,再強調一遍注意事項。
“初試場子就布置在松濤院,從角門過來,我們也能來看。一路上各個科目的考官要做好引導工作,考試号牌不可發錯。”
“簾子,圍屏都要挂好。”
“吃的也預備好,有些時候呢!”
辦事媳婦丫鬟們規規矩矩的聽着,累雖然有些累,但太太都叫她們‘考官’、“引導員”,活了這麼多年歲。
居然還能當個官兒?
尤其那幾位被推選出來評判廚藝、繡活和針線的媳婦丫鬟,專門得一個‘考官證’挂在脖子上,别提多新鮮了!
主持的事情交給賴嬷嬷,賴嬷嬷得了一張‘主考官’,唯恐在旁人面前高興顯得不矜持,隻能回家偷偷樂。
第一輪初試,考核的是‘體、勞’兩科,看門婆子井然有序,給考生發号牌,由小丫鬟分批将人領進來。
首先第一批,就将那些說話不成調子,身子有疾,濫竽充數的人篩掉一批,再帶進預備的偏院。
賴嬷嬷還是頭一遭文绉绉的說話。
今日她們穿的都是上回家中新做的衣裳,靛青比甲和褚色群,又統一盤着圓髻插着差不多款式的銀簪。
賴嬷嬷脖子上還挂着主考官的牌子,十分莊重。
“諸位能來,必是有一技之長着,今日初試,參加者每人三兩補貼,入複試者,每人十兩,太太說了,還請諸位不要藏私,展示才華。”
當下就有人被唬住,腳底一軟就跪下去。
幾個考官心裡便覺得不成,在那位考生号碼下面畫了一個叉。
負責廚藝考核的班子率先出來領人:“請随我去竈間。”
随後是木雕石雕的那一組,各自帶着自己做好的一樣物件讓考官評判。
賴嬷嬷道:“幾位好手藝……上前來。”
賈敏自己不想坐在位置上,仗着個子小,趴在簾子縫往外看。
賈敏像發現了什麼大事,蹲在那兒沖史苗招手:“母親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