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江令舟卻指着那副少女自刎圖道,“你看這副圖有異樣。”
楚與非順着他的指尖看來過去,而江令舟也趁此拿風鬼刀在自己手腕劃了幾道痕,裝作劍傷。
或許是因為楚與非剛揮過去那鞭帶着火,被破壞的壁畫仍有着些許火焰燒着。
原本隻是些枯萎的小火苗現在火勢卻大了些許,這也讓他們重新看清了這副圖。
原來自刎這副壁畫少女是穿着嫁衣,而今火勢洶湧燒毀了少女身上的嫁衣,露出一副铠甲。
這些壁畫開始旋轉起來,最後構成一段影像。
少女名喚恒,是很久之前一個國家的公主。
公主自幼習武,喜歡劍術,并且沉迷此道,皇後不喜可也隻能随着她去了。
恒好像在劍道方面是個天才,九歲的時候就能打敗自己十三歲的哥哥了,但好像并沒有人因此誇她。
而是覺得公主學劍實在是不雅,應該多學學刺繡針織,或者多注重下容貌品行,這些才是一個公主該做的事情。
恒并沒有聽他們的,而是堅定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依舊一個人練劍、一個人鑽研,寫了很多關于練劍的心得體會,但好像隻有她自己看。
恒的性格很孤僻。
不喜和其他公主們來往,更不喜歡身邊有人伺候,終日隻守着自己的劍,像凜冽的冰山一樣讓人難以靠近。
皇後隻能在背後默默歎氣。
再後來,公主所在的國家與敵國起沖突了,公主披上铠甲請示要上戰場殺敵。
但是母國選擇割讓土地,還往敵國送去了不少金銀财寶。
“魏國占我國土,欺我百姓,為何不戰?”恒不解,于是當面提出質疑,即使高堂上的是她父皇,一國的君王。
“和而不戰,是為智慧。”君王道。
“此乃軟弱。”恒看着自己的父親,眼神裡是失望和不屑。
公主披着铠甲準備自行上陣,可最後卻被君王讓人鎖在了宮裡。
他們給公主披上了嫁衣。
原來還有一種可以不割讓土地的辦法,那就是送公主去和親。
皇後跟恒說,敵國的太子早就看上了她,如果恒嫁過去一定會幸福的。
那夜恒流出兩行眼淚,“非從本心,怎會幸福。”
可數年來,誰又會問她的本心呢。
隻有劍知道。
公主和親那天,浩浩湯湯的隊伍,風光浩蕩,大家都覺得公主和親是個明智之舉。
可剛要出母國的國土,恒便自刎了。
她的血灑在渡江邊,很快就消散不見了。
而她的劍便沉了下去。
恒死之後化成了孤魂野鬼,再沒回去的地方。
母國不是她的故鄉,因為母國已經把她嫁了出去。
敵國也不是她的故鄉,因為她從未踏足那片土地。
所以,在最後,恒選擇在母國的江邊死去。
但這不是故事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