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遊離世外 > 第17章 小殿下

第17章 小殿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阿銀朝後收捺右腿,奈何大腿被典獄抱得死死的,低語道:“給我起開!”

“不不不,我再也不離開殿下了。”典獄抱着濕漉漉的褲腿,将眼淚擦到阿銀衣擺上,悶聲大哭,“天可憐見的,我有多想念殿下,記得從廣政三十九年至今,已有六七個年頭沒瞧見殿下的玉顔,我每天起床的頭一遭事兒,就是給殿下的繡像上一炷香,祝殿下長命百歲蒙神護佑。”

“是麼?”阿銀說,“我可記得在号監裡,你端出來的另一張嘴臉。”

“那時我并未認出殿下,自然也沒法幫殿下轉圜一二。殿下這幾年身量兒長開,成了個一表人才的小……小夥兒,臉上也褪脫了稚氣,我這個眼拙的,就沒朝您是殿下那處想。不知者不罪,殿下您寬宏大量,就别計較小的混賬事。”

阿銀沉顔未答時,典獄急道:“我真的一直想着殿下,這份誠意,當以雪月為鑒。”

阿銀弓膝甩了甩腳上的挂件,說道:“起來說話,哭哭啼啼的,算什麼漢子。”

典獄抹了淚,慢慢站起,還打了個哭嗝兒。

阿銀皺眉問:“你叫什麼名字?”

“林秀君。”

林秀君?阿銀狐疑打量一眼,跟前站着的劍眉圓目的大漢,實在與這娘氣的名字照不上形。

典獄在三朝兩境混迹多年,實在是懂得察言觀色的。立即說:“我也嫌這名字太娘們,所以平時從來不用,隻稱表字‘瘦梅’,這字兒還是廣政三十七年,殿下十歲時,給我取的。”

阿銀恍惚記得,十歲時從内宮退下來,回到錦裡殿,檐角一枝白梅露出冰潔光彩,正值一名宿衛禁軍見縫插針來報道,鐵塔般的身姿站在樹下,給她唱喏,她随口呼了句“清淺瘦梅壓鐵山”,那宿衛特别靈敏,馬上噗通跪下,說道:“謝謝殿下提點,賜我美字。”

名字叫鐵山還是别的,阿銀當時不在意,倒是當事人把她說過的話當作金科玉律,延傳了下去。

她早就忘光了這些細瑣往事,今朝再見故人,還是勉為其難說了句,“多年未見,我覺得你叫‘秀君’挺好的。”

典獄林秀君馬上應道:“是是,殿下讀書多,說什麼都有道理。”

阿銀坐在山石上問:“前頭你說在兵司監,并不識得我的面兒?”

“是的嗯。”

“你這典獄是遼國的官職?”

“是的嗯。”

“上月,遼國小皇帝登基繼位,曾曉谕諸道州縣,要大赦天下,釋放囚犯,為什麼诏令到你這裡就不行了?”

林秀君一激靈,“唉喲我的天老爺,這是真的冤枉,我這雞毛大的官兒,被上頭各道大王、林牙壓死了,沒他們發話,我哪敢放走一人。”

“僧尼道俗、士人工賈、流役幫夫皆在诏令之列,連死囚都有機會,偏生我就被你扣住了?”

“殿下!殿下!這事兒真不賴我!您找那夷離堇去!是他伸手拿人,抓去獵賭,真的不是我這小小典正能叱咤下來的,不信您去打聽!我對您,可是忠心昭昭,恨不得肝腦塗地!您仔細想想,當初在号監裡時,我一覺得您像我蜀池故人,都沒求證一個字的,就把您順手提到單房裡,還命手下的人不準擾你,您認這個理嗎?”

“嗯。”确有其事。

隻是當時的阿銀不明就裡,審時度勢,發現典獄的氣焰熄火了,就逮着他這邊欺負。本來阿銀要找的人,似乎就是典獄。

隻因搭乘高麗使者船的來途中,阿銀聽說海津鎮的兵司監裡,來了個魁梧的漢子做典獄,好像是蜀池人,面相炯炯,但長了張小巧玲珑的嘴,每次使船一靠岸,他為了邀功,必定是登船來巡查的,說是有流民與海客,就乖乖跟他回兵司備案,别在後面生事端。

聽到這個消息時,阿銀已在船上,行駛在茫茫海面,插翅難逃。船一靠岸,典獄果然上來按例巡捕,阿銀索性鬧出大動靜,順理成章被提溜進号監。

這廂裡,阿銀不跟林秀君兜圈子,說道:“你仔細想想,我為何找你?”

林秀君精壯身子微微一震,首先聽悟了言下之意,殿下是專程來找他的,所以纏住他了。

他想岔開話,套索一樣的,套出殿下這六年來的下落,轉頭思對策,該怎樣打馬虎眼混過去,殿下找他的原因。

殿下卻說:“我這中間六年,乏善可陳,被國師扣着脫不開身,這些腌臜往事,也與找你不相幹,你說你的,該說的說清楚了,保準留你一命。”

林秀君一聽又是性命威脅,習慣性的抖了下,拿眼偷偷瞟一下坐着的阿銀。

阿銀冷冷的,“我都能找到這裡來,你還想逃出我手掌心不成?”

林秀君慌忙跪下,“小的不知從何說起。”

怕是沒臉說起吧。

阿銀也未戳穿他,還曼聲道:“你趕緊想,我被囚多年,落了個手抖的毛病,等不了時候。”她持着燒火棍,又朝林秀君虎背敲去,敲得一陣嘭嘭響。

那棍痛可是不講情面的,典獄大人又泅了一口血,趕緊都招了。

說來說去,典獄林秀君與錦裡殿裡的主人阿銀,最早的牽連就是七年前,他做宿衛禁軍時,值守的便是阿銀的宮殿。

小主人銀殿下彼時十歲,作男兒教養,生得冰清玉潔靜美無瑕,深受嫡母骊珠夫人的疼愛,她以繼後的身份上表,言稱相師風鑒小兒“清貴不俗”“利道本朝”,請封昌平号、追加儀制冠讀。蜀池國君對這名小殿下也尤為喜愛,自打出生起,對她的賞賜就未斷過,給予的恩寵禮遇直逼東宮規格,還封她為昌平國主,許她開府置官,遙領指揮權。

一時皇恩載帱,銀殿聲名美傳,人人争先逢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