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就算謀反殿下還是愛我 > 第10章 他生永不落紅塵5

第10章 他生永不落紅塵5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清晨的陽光不算太烈,宮苑旁邊的南天竹青翠欲滴的葉片上還凝聚着晶瑩的露珠,看樣子今日似乎會是一個不錯的豔陽天。

易殊整理了一下淺青色的寬袖襕衫,擡腳踏入了窗明幾淨的明禮堂。

這身衣服明顯并不昂貴,甚至在這個坐滿了各種皇家貴族的明禮堂略顯遜色,像是一顆普通的珍珠滾進了金碧輝煌的藏寶閣,在各種璀璨的珠光中黯然失色。

但是這已經是劉習特意找到的能穿得稍微體面一點的衣服了,雖然易殊自己已經對這種身外之物并不在乎。

不過過于格格不入就會很容易引人側目,想到這裡,易殊悄然握緊了手裡的竹簡,擡眼輕輕瞥了一眼四周,就淡然走到最後的桌案前坐下。

明禮堂修得簡潔大氣,門扉窗棂隐隐可聞到一股細膩的微香,想必是取材于上好的降香黃檀。

雖然說理論上坐滿了人,但是實際上隻是座位上都有人而已,偌大的講堂隻有十幾二十副桌凳,都相隔較遠。

名義上是太子侍讀,但是先前擡眼時,他分明注意到那個傲然挺立的身姿周圍并無半分自己的容身之所,所以他很識趣地走到了最後。

這個明禮堂也是本朝設立的,太子本該是專有太子太傅指導,更何況當今皇上在皇後過世後無心後宮,太子是唯一的皇子,本不用在皇宮内設立這麼大一間學堂。

但太後美其名曰讓朝廷大臣與皇室多親近,把權貴高官年齡與太子相仿的嫡子都送進宮中一同入學受教,更讓人好笑的是又偷偷放出風聲暗示本朝的選舉選賢而非世襲。

這種前無古人的做法無疑在官員中激起千層浪,每個人都心懷鬼胎。

一方面雖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套,是把自己孩子親手送進去當一枚太後用來制衡自己的棋子罷了。

太後手腕高明老奸巨猾,根本就不放心這些陪先帝一統天下的老臣會永遠忠心耿耿。

但是這又給了這些王公子弟拉幫結派的機會,雖然他們現在都隻是十歲左右的幼童,但是以後可幾乎都是下一批政權中心。

另一方面,太後與太子毫無血緣關系,太後把持朝政多年,且傳聞太後與皇上關系不睦,雖然曾經是一同長大的青梅竹馬,但後來好像鬧得并不好看。

畢竟太後把持大權,所以以後皇位真傳給誰還真不一定。

再一說來,就算還是傳給太子,讓自家孩子早早攀上太子也說不定能對以後仕途有益處。

左右都是必須把自家孩子送進去,很多大臣索性自我安慰也就當讓孩子換一個地方讀書罷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講堂裡有一些小少爺在炫耀着自家父親新賞賜的上好羊脂玉,也有一些人在興奮地讨論什麼時候再随大哥出郊遊獵,這些嘈雜的聲音在看見易殊進來以後逐漸小了起來。

易殊一邊安靜地把其他書簡拿出來,一邊泰然自若地思考該怎麼在宮中活下去,一時失神将案幾上的狼毫掃了下去。

他彎下腰,手剛觸到冰涼的筆杆,便感到手背一重,被什麼東西重重地往下踩。

映入眼簾的是一雙黑色金絲靴子和玄色金絲暗紋長袍,再往上是一張文弱秀氣的臉。

靴子主人仿佛才察覺到踩到了東西,斜睨着大叫:“哎喲,這是誰家的狗奴才,這麼不長眼,擋了小爺我的道。”

空着的手掐了掐掌心,易殊抿了抿雙唇,眼裡看不出情緒。

雖然易殊的名号在京城幾乎人人皆知,但易殊自己作為侯府世孫認識的人着實不太多。

原因無他,作為開國功臣,還手握重兵駐守北部邊界,甯北侯深知處境的危險,所以侯府一向不與人過于交好,除了官場上必須要維持的表面和氣,私下裡盡量與所有人都保持距離,以免引起上面的疑心。

更何況每一年的光景,盡管家眷不允許出入軍營,易殊不是在陪同母親守在北部邊疆的小鎮,就是在和母親去北部探父親和祖父的路上,很少參與京城内各個家族虛以為蛇的登門造訪,大都是派人仔細将賀禮送上即可。

即使是待在京城的時光,也不被允許與父母身份過于高貴的孩子交往過密,以免落人結黨營私的口舌。

所以面對眼前這個玄袍少年,易殊隻能感覺這張臉略有些眼熟,勉強能從中看出某個朝廷要員的眉眼,綜合穿着打扮,和年齡,以及這盛氣淩人的氣質。

易殊擡起頭,不卑不亢地開口:“梁公子。”

此人應該是都察院左都禦史梁恒最小的兒子梁文慎,有個正二品的父親,又是家中幼子,确實有資本用鼻孔看人。

不過易殊并不記得自己與他有過什麼矛盾,甚至連接觸也不記得有。

今日進宮以來,遇到的每一個人他都禮數周到,根本沒有什麼暗中得罪他的機會。

梁文慎好像才看清踩到的人是誰,很驚訝地說:“诶,誰不是我們大名鼎鼎的汴京才子,我們甯北侯府的易公子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