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的翻雲覆雨,舒展眉頭的是李世民,那嘴角揚起的洋洋得意之色盡顯他此刻的好心情,那側着身子,滿眼柔情的撥弄着長孫無垢的發梢,打眼底都是滿滿對這眼前人的愛意無限,他已經許久沒有這般開懷過了,自他回來之後,來自父親的打壓,長孫無垢的漠視,太子一行的刁難,他有太多的情緒無處可發洩了,可如今看着這身邊安靜睡顔的妻子,李世民眼眸之中似是都被漫天的星辰所覆蓋了,他太歡喜此刻的感覺了,他隻盼得此刻的情景若是永遠那便有多好,那傻樂的感覺,就好似吃了蜜一般甜,屬實讓他心裡被填滿了。
隻是這片刻的甯靜終究是不得長久的,那輕扣房門的聲音,着實讓他有些不滿,這好不容易盼來的溫柔鄉頃刻被打碎,誰又能有好心情呢?就見李世民哄着看了看還沉睡中的長孫無垢,那安靜的睡顔似是被打擾到了微微一皺的樣子簡直與那小家夥一模一樣,讓他忍俊不禁的點了點她的鼻子,正欲再親上一口,就見那叩門之聲又起來了,屬實讓李世民氣得牙癢癢,眼瞅着就要驚醒長孫無垢,李世民趕忙學着長孫無垢哄小家夥的樣子,輕拍着她的背,溫柔而道,“沒事,沒事……”
那膩歪死的人語氣,若是長孫無垢此刻醒着定是想要呼他兩巴掌,“太過膩歪了……”就見長孫無垢輕翻了個身,頗有些不耐的将被衾蒙住自己的頭,那一副沒有睡醒被打擾的樣子,可見其此刻的不耐,惹得李世民趕忙哄着,“觀音婢,乖乖的,我們把被衾放下來好不好,要是悶到了就不舒服了……”卻見這裡面沒有了聲響,讓李世民頗有些小心翼翼的替她撚下被衾,那紅撲撲的臉蛋甚是可人,直讓他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卻見這人似是迷迷糊糊的喊了一聲,“阿耶……”
這典型把他當成自家父親,屬實讓李世民想要吐血,但見那叩門之聲又開始了,可是讓李世民煩躁的厲害,輕手輕腳的下了塌,緩慢的朝門口移動着,似是就怕驚醒了長孫無垢,他倒是好奇的厲害,誰這般大早的來打擾自己的溫柔鄉,偏偏這個張阿難和春和也不知攔着點,顯然他這是完全忘記了,自己與長孫無垢昨夜這一時興起,就是背着自己的兒子跑來了偏房睡的,長孫無垢那主卧睡的可還是小家夥呢,自然張阿難和春和也便來不及伺候這二位主了。
就見這門一開,呼哧冷風灌入,着實給了李世民一個大激靈,讓他下意識就像關門躲回那被窩裡,直到那一聲親昵的“阿耶……”讓李世民不得不強忍住那灌進來的冷風,咬着牙看着眼前的□□牽着一個小男孩站在自己的面前,這讓他不由就是闆正了臉,“這大早上的有什麼事,值得這般驚擾王妃啊……”那語氣之中明顯的不耐更是帶着幾分冷意,這讓楊氏的目光之中明顯帶着一絲一閃而過的失望之色,往日裡李世民雖然多側重與長孫無垢和她的孩子,可大抵對自己和那些庶出的孩子也是溫和的,畢竟他不是李承乾他們一個人的父親,可如今日這般冷漠的屬實少見,更遑論他回來這般之久,除了公事就是圍繞着長孫無垢和她的孩子在轉,這如何能令她們不嫉妒呢?以往長孫無垢總是會雨露均沾的讓她們都能承寵,可自從她大病一場之後,一切又都好似不一樣了。
可悲可歎的天家女人,除了丈夫無非就是兒子,以前李世民除了厚愛長孫無垢的孩子,對自己的恪兒總是與其他庶出的孩子不同,總是會高看自己兒子那麼一眼,可如今那眼中的冷漠是這般明顯,這讓向來有些許高傲的楊氏心裡莫名有些慌張了起來,就連方才李恪喚他,也不見李世民有任何反應,那語氣之中似是還略帶責備之色,須知作為前朝貴女,一朝王朝覆滅,她也不過是賤隸,能有今日還是因為李世民願意收她入府,而李世民向來頗吃她那高冷的一套,自己對他越是高冷他便是越是貼的近,連帶着自己的兒子也被高看不少,可這一連半月都不曾出現,不免讓她有些慌了。
再看李世民今日的态度,她便心中更是多了幾分忐忑,隻是這多年的宮廷生涯,讓她骨子裡始終保持着那般高傲之色,就見她的面上不顯,依舊是一副如沐春風的笑意之樣,“妾不知殿下也在此,隻是想着姐姐這些時日操勞的厲害,便想領着恪兒前來看看,上次恪兒這不剛學了一首詞,想着和世子一起……”
隻字不提是因李世民而來,滿心都是關心長孫無垢的話語,卻是句句在誇贊自己兒子的能力,變相在貶低自家的乾兒嗎?誰不知道他家乾兒有段時日不去崇文館,都是長孫無垢在帶着他讀書習字,這是想說自己的兒子不求上進嗎?這讓李世民看向眼前人的目光又多了幾分不善,他這人若是看一個人歡喜,那是就連人家撒泡尿,他都覺得能治百病,這要是看一人不舒服了,那是站在他跟前,他都覺得人家這是陰謀詭計,就如此刻這般,他的腦子裡似是又劃過了昨夜與長孫無垢的對話,那滿眼的厭惡之感又顯得分外明顯,不過一個前朝公主,還朝着自己擺什麼架子,往日裡自己還真是瞎了眼,沒想到這人鬼心思這般之大,這般小小年紀就知道算計自己的哥哥,這必然就是楊氏的錯。
是以,李世民在腦補了一通之後,亦是冷着臉而道,“恪兒若是喜歡讀書,回頭便去崇文館跟着那些夫子好生學着,都是父皇挑選的大儒,必是能令恪兒更上一層樓的……”不見半句誇贊與詢問,反而是輕描淡寫的下了定義,她的兒子就要這般入宮讀書?顯然這不是楊氏想要的,須知她今日前來,無非就是得知了李世民有意在天策府成立弘文館,讓那些跟随他的文臣武将子侄可以在一起習文學武,縱然她很清楚李世民做一切,無非就是為了李承乾這個小家夥,都是腥風血雨之中走出來的,李世民此舉難免不會讓人多想,李世民居然在李承乾這般小的年紀就開始給他謀劃班底,讓跟随自己的人去弘文館做師傅,讓他們的子侄與李承乾一起學習長大,這如師如兄弟的情誼之下,可想而知李世民這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