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諸朝看我直播鄉村生活日常 > 第13章 千古唯有張居正2

第13章 千古唯有張居正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沒咱,能有後頭這些不肖子孫麼?

忒沒眼光。

不提老朱略微破防,畫面中仍在繼續。

【改-革沒有不得罪人的,被損害了利益的改-革反對派想盡辦法、層出不窮地構陷他、給他潑髒水,一會兒污蔑他乘三十二台大轎,一會兒拿他奪情不為父親守孝大做文章,又說他收受賄賂為親兒子開科舉後門,總之,他們都想讓他死,隻有這個人死了,推翻新政,他們才能無所顧忌地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張居正是勞累過度才病死的,他去世後,内閣黨争越發激烈,朝堂鬧得烏煙瘴氣,萬曆也成脫-肛野馬,無人能管束。先前對萬曆管教得非常嚴格的李太後,也對這個兒子失望了,她退居深宮,不再問政事,不管萬曆罷工不上朝或是鬧出什麼荒唐事來,都緊閉宮門隻當不知道。

萬曆皇帝和他爺爺嘉靖一樣,渾身都是反骨,有點精明但又不多,還自私自利愛斂财!張居正病逝第二年,他就暴-力推翻了張居正的改-革、褫奪了他所有榮譽稱号,抄家不算,還将張居正的兒子通通下獄,逼得其長子張敬修在獄中自殺,其他子嗣也都流徙發配煙瘴之地。萬曆朝同情張居正的人很多,但礙于萬曆皇帝對張居正出乎意料的恨與狠絕,無人敢為他伸張正義,甚至連說一句公道話都不敢。

直到萬曆四十二年的年初,京城又降大雪。

這一年,距離張居正離世已三十餘年了,六十九歲的李太後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或許是這場大雪讓她又想起了曾在雪中獨行的張居正。她也成了唯一一個敢在萬曆面前懷念張居正的人。她臨死前或許也醒悟了,皇帝不行,大臣也夠嗆,如今朝廷敗壞成這樣,滿朝文武誰又能成為張居正呢?她含淚對萬曆說:“人人都有私心,唯獨張先生沒有。”

可是萬曆仍舊沒有為張居正平反。

我們都說大明兩百多年隻出了三個天才神童,除了唐伯虎、徐渭之外,便是張居正。他兩歲認字、十二歲中秀才、十六歲中舉、二十三歲為進士。這樣一個聰明絕頂之人,會看不穿身後事嗎?他早就知道自己死後不會有好下場,他也早已做好了殉國殉道的準備,在改-革反彈巨大的“京察事件”中,他向吏部尚書楊博剖明心迹:“為天下的長治久安,為富國強兵的實現,仆将以至誠至公之心,勵精圖治推行改-革,縱刀山火海,仆置之度外,雖萬死而不辭!

之後,他又在給朋友耿定向的信中說:“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即使“蒙垢緻怨”,也“無畏于浮言也”;他在《答河漕按院林雲源言為事任怨》中說:“念己既忘家殉國,遑恤其他,雖機阱滿前,衆镞攢體,孤不畏也。”

“機阱滿前,衆镞攢體”,

哪怕前路都是陷阱,哪怕萬箭穿體,也不畏懼。

雖千萬人,吾往矣!

怪不得人說,他是大明最後的風骨。】

視頻已近尾聲,這視頻在播放時還配有背景音樂,把林菱聽得眼含熱淚,包子都啃不動了。

而諸朝也聽那曲子在婉轉地唱:“我自關山點酒、千秋皆入喉,更有沸雪酌與風雲謀;我是千裡故人,青山應白首;年少猶借銀槍逞風-流……”

古人雖不解為何用這首好似描寫武将的曲子來配身為文官的張居正,可這曲子詞雖寫得奇奇怪怪,調子倒不差,聽來便覺深痛與孤寒,好似那畫中飄飄揚揚的風雪,果真落在了曆史上的張居正眉眼之間。

那畫面定格在那雪中如青松般的背影上。

【最後,我們用一句詩來送太嶽公。】

風雪中浮現一行字。

【誰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風雪送一人。】

跪在金銮殿上的張居正,靜靜地聽着仙迹中的後世之人如何評說他,在聽到這詩句後,他也在此刻垂下眼眸,能夠含笑輕歎了一口氣。

可惜,身旁無酒。

真想與後世之人對飲啊。

後人知他之志,他亦九死其猶未悔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