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諸朝看我直播鄉村生活日常 > 第19章 玉蜀黍

第19章 玉蜀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劉邦那話一問出來,原本都被雜交稻吸引的其他時空君臣都猛然回過神來,是啊,林菱說那玉米、番薯、馬鈴薯能活人無數啊,又何必舍近求遠呢?

漢武朝,劉徹似與有榮焉,笑眯眯對衛青道:“我高祖以微寒之身建立漢室,雖比不上那霸王勇武,但卻向來精明又敏銳。”

三國,諸葛亮含笑取消了自己要發送出去的留言,身處在亂世的諸葛亮也無法動用蜀漢舉國之力去研制雜交稻,後人如此富庶和平之盛世都需要五十餘年方能成功,魏吳仍虎視眈眈,蜀漢卻經不起這折騰。因此他也想問問那番薯玉米之事,不知适不适合蜀地耕種?

沒想到叫漢高祖搶了先,倒也好,省卻他一次發言機會了,于是他想了想,仙迹既将這三種糧食并稱,恐怕那玉米與馬鈴薯也不是中原産物,不如試探試探:

“林娘子,敢問這番邦之糧,是何時何地又是通過何等途徑傳入我中原的?”

諸葛亮又細緻地看了一遍自己的問題,一條發言包含了三個最重要的問題,于是點擊了發送。

【阿鬥的人形外挂:主播,考你個初中地理知識,你知不知道玉米、番薯與馬鈴薯,原産地在哪,啥時候、怎麼傳入種-花家的?】

諸葛亮看到了系統自動轉譯的文字,也不過一聲哂笑。

後人說法的方式真有意思。

諸葛亮先前一直在外平叛南方四郡的叛亂,行軍打仗無法專心觀看仙迹,因此先前沒有說話,隻找尋到能夠觀看仙迹的文吏在旁記錄,偶爾戰事稍歇才能一心多用聽聽,現已将舉旗反蜀的南方四郡叛軍打退,便又才得空坐在中軍大帳中仔細看仙迹。

故而先前各朝紮堆送票的時候,他并沒有發言。

其他朝代的君王看到這個新出現的名字,都愣了一下。

三國之前的朝代無法得知這人是誰,隻以為能夠發言的都是曆朝曆代的皇帝,卻不知這人也是個宰相。

而三國之後的衆人在意識到了此人是誰後,都不由感慨萬分,那可是三國那群星閃耀的亂世中的“智絕”,卧龍先生啊!

尤其是相父已然故去,孤獨又彷徨地守着蜀漢十餘年的蜀後主劉禅看到了這個名字,長久無法言語,不由潸然淚下。

先前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能夠看到仙迹卻不能發言,如今看到相父他便明白了。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之中,還有另一個他與相父。

“相父,阿鬥都已有白發了,你在那一處時空,身子可還康健?那可惡的李邈已被朕殺了,朕與蜀國百姓,未有一日不思念着相父。”

“朕真盼望能再見相父一眼。”

劉禅坐在大殿上,捂住了雙眼,淚水卻還是從指縫中流出。

阿鬥好累啊,相父。

林菱正拿着手機支架,和爺爺說要去後山一趟,還拐到樓梯下頭,順帶帶了水桶和水瓢去菜園子澆菜,就見到了直播間的留言,林菱已經習慣了網友的畫風,看來她第一次直播爺爺講曆史課有點草率了,害得平台在給流量的時候以為她是曆史播主,于是吸引來的也都是曆史愛好者。

不過,這問題可難不倒林菱。

【這問題要答不上來,我還算曆史老師的孫女兒嗎?我小時候的睡前故事可不是安徒生童話,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來,咱們一邊走一邊說,先說玉米吧。玉米原産自美洲啊,早在七千年前,玉米就被墨西哥土族民在高原谷地馴化并人工種植,秘魯還有個距今四千多年之久用來儲藏玉米的石倉呢。瑪雅人的紀念碑上也刻着玉米,經過印第安人長久的選育與種植,到了15世紀末就基本有了咱們現代玉米的基本特征啦,但是肯定沒有我們現代的玉米長得飽滿又大。

後來哥倫布探險隊在首次到達美洲後發現了玉米,便将玉米種子帶回獻給西班牙皇室,從此玉米就從歐洲漸漸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玉米是怎麼傳入種-花家的呢,其實蠻多不同的說法的,現在大家都認為玉米的傳播渠道并非單一,而是在大緻的時間段,由不同的人通過不同的路徑把糧食帶入了種-花家。簡單來說,一是沿着陸上絲綢之路,從西亞傳入我國西北;二是由葡萄牙人先把玉米帶到了阿三家,然後經過緬甸傳入我國雲南;三是葡萄牙人與出海貿易的種花商賈沿着鄭和下西洋開辟的航海道路,通過海路将玉米傳入我國閩浙粵沿海。

但這三種途徑大緻都是在16世紀中葉以後,目前種-花家最早有關玉米的記載始于明嘉靖年間,一個叫趙時春的人在《平涼府志》中寫道:“番麥……苗葉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實……三月種,八月收。”他不僅描寫了玉米的外貌細節,還寫了玉米播種和收獲的時間,讓我們能夠判斷這就是我們日後說的玉米了。後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也指出:“玉蜀黍,種出西土,種者亦罕。”又雲:“苗心别出一苞……苞上出白須垂垂……黃白色。可炸炒食之。”

嘿,李時珍還挺潮,會做爆米花。

而“玉米”一詞首見徐光啟《農政全書》:“别有一種玉米,或稱玉麥……”這就是玉米的由來了。】

明永樂之前的各個朝代聽完都覺得非常沮喪:好嘛,這美洲沒聽過,這歐洲也沒聽過啊!歐美二“洲”究竟在哪裡呢?原來這天下竟如此博大!還有這葡萄牙到底是什麼牙?真是古怪,是個人名還是地名啊……

而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不滿地嘀嘀咕咕:

“那嘉靖,先前林姑娘說張居正的時候就說過,嘉靖隆慶年間土地兼并嚴重,可見這嘉靖也不是什麼好皇帝,但他運道怎那般好,又能得番麥還能得張居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